华森制药(002907):2025年3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时间:2025年03月13日 16:06:04 中财网
原标题:华森制药:2025年3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002907 证券简称:华森制药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2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中欧基金 王琪 中泰证券 穆奕杉
时间2025年 3月 12日
地点公司 2楼会议室(线上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人姓名周智如(证券事务代表) 徐 君(证券事务专员) 刘 璐(证券事务专员)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一、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下,介绍公司经营业 绩、产品布局、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情况,沟通内容与公司 公告内容一致。 二、采取问答方式,由周智如女士负责回答: 1.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具体原因是什 么? 答:在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2024 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26.85%与19.21%。收入端增长的主要原因为:①报告期内公司 中药产品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 长 24.49%,年初至报告期末五大重点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 31.44%,其中甘桔冰梅片收入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8.84%,年初 至报告期末甘桔冰梅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36%;②报告期内
 公司全面完成集采品种聚乙二醇4000散与铝碳酸镁咀嚼片的续 标工作,通过本轮续标,相关品种的中标省市较首轮集采有所 扩大,销量增加,报告期内聚乙二醇4000散与铝碳酸镁咀嚼片 合计销售收入增长 47.88%,年初至报告期末销售收入增长 18.76%。 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通过不断强化研发投入力 度,积极推动创新转型进程,优化产品结构,成功构建了“三 三三”管线布局。与此同时,新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预计将 在未来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相信未来 会创造更好的业绩,为投资者带来回报。 2.近期关注到公司有产品布局海外市场,请问具体的情况。 答:近几年公司通过提前布局,陆续在海外市场有了一定 的突破。2023年5月公司第五期生产基地以零缺陷通过了美国 FDA的cGMP现场检查,标志着公司GMP管理体系已达到较高水 平;2023年10月公司产品盐酸丁螺环酮片获得美国FDA新增药 品生产场地批准通知。该项目为公司的合作项目,目前公司正 在积极拓展市场。 同时,公司重点中成药产品甘桔冰梅片和六味安神胶囊分 别于2024年9月和2025年2月成功获得新加坡注册批文,标 志着公司产品具备在新加坡市场销售的资质,而且为公司境外 产品结构与产品管线的拓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公司中成药 产品出口海外的关键里程碑。这不仅彰显了国际社会对公司产 品品质的肯定,也展现出公司在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持 续追求。 3.公司产品在院内外市场的占比情况? 答:公司目前的销售终端仍然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 大约七成。同时,带动基层医院、私立医院、零售连锁药店及
 电商平台五大渠道协同发展,深耕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并 提高存量市场占有率。公司也将积极布局包括但不限于零售连 锁药店、三终端(门诊、诊所、村卫生站和单体药店等)以及 电商平台,以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4.在创新药方面,请问目前研发管线的情况如何?研发进 度是否符合预期? 答:目前公司拥有5个自主研发的肿瘤类1.1类创新药在 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免疫以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 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目前随着项目研发进度的推进,进 度靠前的项目进入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确认阶段,部分项目已经 公开或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 2024年 4月,公司第一个 FIC小分子全球创新药 HSN003 项目以及BIC小分子创新药HSN002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 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以壁报的形式展示, 标志着公司创新能力与国际化接轨的第一步。2024年 8月, HSN002已经按“特异性PARPX抑制剂”项目申报由重庆市科学 技术局组织的重庆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华森英诺担 任生物医药重大专项项目“特异性 PARPX 抑制剂”的牵头揭榜 单位。 鉴于经营与发展的需求,公司已将全资子公司北京华森英 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地迁回重庆,并于2024年10月顺 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正式更名为重庆华森英诺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此举旨在更好地推动创新药物板块的发展,负责肿 瘤类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目前创新药研发进度符合预期,公 司将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有序推进 在研项目,为公司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5.公司认为发展特医食品的优势是什么?
 答:全球特医食品的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 场规模约70亿元人民币,目前持有特医食品的批件大多是外企, 比如雀巢、雅培等。特医食品从研发到生产线建设并通过相关 生产线认证,再到特医食品注册顺利审批通过,期间所消耗的 时间大约为2-3年,整个研发至上市周期不亚于仿制药的研发, 这就导致了行业的政策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 比如特定全营养的特医食品研发是需要做临床试验、周期较长、 费用较高,药企切入此赛道具有先天优势。在大健康领域方面, 以引入特医食品研发项目为契机,基于制药企业特有优势,拓 展特医食品赛道,短期内对补充公司营业收入及现金流有着积 极的影响。 6.公司对特医食品是如何进行推广的,公司的特医食品生 产线什么时候释放产能? 答:公司目前拥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公司TY005项 目已于今年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签发的《特殊医学 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 证》,该批件是公司及重庆市首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证书,代表着公司在特医食品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为重庆市 特医食品领域填补了市场空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该产品的生产及上市销售,特医食品生产 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公司已建成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抖 音专营店、微信小程序商城公司等,进一步探索品牌数字化营 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产品多渠道推广上量。 7.当前集采背景下,公司受集采的影响大吗?公司如何应 对? 答:集采降价对存量市场影响较大,但集采降价对新增品
 种影响有限。在集采背景下,除无法中标的情形外,公司的策 略是在优势领域中探索多元发展,整体对抗降价风险。首先在 研发端,短中期策略仍是注重在产品上市,公司已经建成“三 三三”管线格局,公司营销团队利用现有的成熟的销售体系积 极向市场导入新产品,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仿制药 在研管线研发目标是参与首轮集采,新产品的不断上市会为公 司带来新的营收。其次,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以公立医院为 主带动基层医院、私立医院、零售连锁药店及电商平台的多渠 道发展,不断开拓增量市场并提高公司产品存量市场占有率。 最后,在产品布局方面,公司亦积极布局特医食品、营养品等 消费属性更强的品种,整体抵御相关风险。综上,在集采背景 下,公司会坚持在优势领域中探索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同时公 司将进一步拓宽产品管线和市场通路,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 点。
附件清单(如有)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