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SP GLOBAL:年报 2019/2020

时间:2020年09月16日 23:35:59 中财网

原标题:ISP Global:年报 2019/2020


ISP Global Limited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8487

年報


2019/2020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有
意投資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
GEM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
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
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
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本公司的資料;
ISP
Global Limited(「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稱為「本集團」或「我們」)董事(「董事」)願就本報告的資料共同及
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
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及並無遺漏其他事項,足以令本報告所載任何陳述或本報告產生誤導。



頁次

公司資料 3
主席報告 5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7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1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21
企業管治報告
45
董事會報告 57
獨立核數師報告 68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3
綜合財務狀況表 74
綜合權益變動表 76
綜合現金流量表 77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79
財務資料概要 131


執行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審核委員會

薪酬委員會

提名委員會

公司秘書
授權代表

註冊辦事處

總部及主要營業地點

:蒙景耀先生(主席)
莊秀蘭女士
袁建中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鄧智偉先生
林魯傑先生
林明毓先生
袁双順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鄧智偉先生(主席)
林魯傑先生
林明毓先生

:林明毓先生(主席)
鄧智偉先生
莊秀蘭女士

:蒙景耀先生(主席)
林魯傑先生
林明毓先生


鄧露娜女士

:莊秀蘭女士
鄧露娜女士


Clifton House
75 Fort Street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1108
Cayman Islands

3 Ang Mo Kio Street 62
#01-39 LINK@AMK
Singapore 569139


香港主要營業地點:香港鰂魚涌
英皇道
979號太古坊一座
18樓1801-03室
合規顧問:匯富融資有限公司
香港
金鐘道
89號
力寶中心第
1座7樓
香港法律顧問:觀韜律師事務所(香港)
香港鰂魚涌
英皇道
979號太古坊一座
18樓1801-03室
開曼群島股份過戶登記總處:
Ocorian Trust (Cayman) Limited
Clifton House
75 Fort Street
P.O. Box 1350
Grand Cayman KY1-1108
Cayman Islands
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寶德隆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北角
電氣道
148號
21樓2103B室
核數師:
Deloitte & Touche LLP
執業會計師及特許會計師
6 Shenton Way
OUE Downtown 2, #33-00
Singapore 068809
主要往來銀行:
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
公司網站:
www.ispg.hk
股份代號:
8487


尊敬的各位股東:

本人謹代表董事會(「董事會」)欣然提呈
ISP Global Limited截至
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本年度」)的年報。


概覽

於本年度,本集團在新加坡音響及通訊服務解決方案行業的競爭加劇。加上由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爆發導致的經濟干擾及合約延遲,最近一季新加坡建造業與去年相比收縮59.3%。此與本集團收益下降


22.3%符合。然而,通過多元化利益持份者網絡的支持及成本管理措施的實施,在此充滿挑戰的時期本集團
得以保持盈利。

前景

於2020年4月7日至
2020年6月1日,新加坡暫停不必要的經濟活動,包括關閉建築工地及教育機構以及工作
場所(「阻斷措施」)。新加坡經濟的審慎重啟隨後導致了須密切接觸行業的長期慘淡前景,例如建造業於2020
年收縮
10.3%且於
2021年面臨增長放緩。


儘管新加坡建造業預期收縮,本集團近年來已接獲更多音響及通訊系統解決方案維護及其他服務合約,致力
維持與醫療及教育行業機構的直接持份者關係。董事會將繼續努力為持份者創造價值。本集團本年度表現的
詳情載於本報告「管理層討論及分析」一節。本集團計劃通過聘請工程師加強我們的團隊實力,以便提供創新
的集成系統解決方案。


憑藉17年的專業知識,本集團有能力提供創新的音響及通訊系統解決方案,支持新加坡不斷發展的教育通訊
前景及預計有所增加的醫療容量。展望未來,本集團對其業務以及於新加坡及亞太地區的拓展機會持彈性及
審慎樂觀之態度。



6ISP GLOBAL LIMITED
主席報告
致謝
藉此機會,本人僅代表董事會衷心感謝我們的股東、業務夥伴、客戶及僱員對本集團一如既往的支持及貢
獻。我們將致力於為所有持份者創造價值。

蒙景耀
主席
ISP GLOBAL LIMITED
主席報告
致謝
藉此機會,本人僅代表董事會衷心感謝我們的股東、業務夥伴、客戶及僱員對本集團一如既往的支持及貢
獻。我們將致力於為所有持份者創造價值。

蒙景耀
主席

執行董事

蒙景耀先生,52歲,為本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控股股東之一。彼於
2017年7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並於
2017年12月14日調任為執行董事及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主席」)。蒙先生為
ISPL Pte. Ltd.(「ISPL」)的共
同創辦人,自2002年7月22日起一直擔任該公司的董事。彼亦為本公司提名委員會主席。蒙先生負責本集
團的整體策略性規劃及日常營運,包括管理主要客戶關係。蒙先生在音響及通訊行業擁有約19年經驗。蒙先
生負責新業務發展及管理項目規劃和實施過程。蒙先生於1989年5月及1993年8月分別獲得新加坡理工學院
(Singapore Polytechnic)的電子與通訊文憑及淡馬錫理工學院(Temasek Polytechnic)的銷售及營銷管理文
憑。


莊秀蘭女士,51歲,為本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及合規主任。莊女士於
2017年7月21日獲委任為董事,
並於2017年12月14日調任為執行董事。莊女士為ISPL的共同創辦人,自2002年7月22日起一直擔任該公司
的董事。彼亦為薪酬委員會成員。莊女士負責監察本集團的銷售及合約部門以及行政及會計部門。莊女士於
1989年5月及1993年8月分別獲得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Polytechnic)的電子與通訊工程文憑及淡馬錫
理工學院
(Temasek Polytechnic)的銷售及營銷管理文憑。


袁建中先生(「袁建中先生」),66歲,於2020年8月1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彼畢業於中國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前稱河南財經學院),並取得經濟管理學士學位。於2001年5月,袁建中先生於畢業後取得河南省人民政府
頒發的農業技術宣傳研究人員的專業資格,自此專注於農業研究。自2013年8月起,袁建中先生一直擔任中
禾生物種業集團的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多年來袁建中先生一直在中國推廣新大豆品種,並獲中國各級政府機

構授予多項獎項。



獨立非執行董事

林魯傑先生,50歲,於2017年12月1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審核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彼
主要負責監督及向董事會提供獨立判斷。


林先生在工程方面擁有逾21年經驗。林先生自2012年7月起一直擔任China Construction (South Pacific)
Development Co. Pte Ltd的高級項目經理。

2009年11月至
2012年7月,林先生擔任
Qingjian Group Co., Pte
Ltd新加坡分公司的項目經理。

2007年12月至
2009年10月,林先生擔任
Lian Beng Construction (1988) Pte
Ltd.的項目經理。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林先生擔任Jansen SC International Pte Ltd.的地盤項目經
理。

2006年9月至
2007年6月,林先生擔任
Wee Hur Construction Pte Ltd.的助理項目經理。

1997年4月至
2005年3月,林先生擔任
Chip Hup Hup Kee Construction Pte Ltd.的項目工程師。


林先生於1996年6月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工程學(土木)學士學位。

彼亦於
2012年3月完成並通過由新加坡建築商公會有限公司
(Singaporean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Ltd
(SCAL))SCAL Academy所舉辦經新加坡人力部認可的風險管理課程考試。


多年來,林先生獲得了多項專業資格及會員資格,包括以下各項:

專業資格認可日期
ISO內部審計員
1999年9月
模板監工
2001年10月
項目經理的建築安全
2007年4月
建築質量評估體系
(CONQUAS)經理
2015年8月

林明毓先生,49歲,於2017年12月1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薪酬委員會主席、審核委員會及提
名委員會成員。彼主要負責監督及向董事會提供獨立判斷。林先生在建築方面擁有逾
18年經驗。

1999年2月
至2005年4月,林先生任職於
Archispace Designs。2005年5月至
2006年10月,林先生在
Kyoob Architects
Pte Ltd.任職項目總監。林先生其後創立
MYA Designs(一間於
2005年9月在新加坡成立的獨資企業),自此
擔任其首席建築師。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林先生擔任Kann Finch Group的項目建築師,負責阿拉伯
聯合酋長國的一個項目。自2012年5月起,林先生加入Context Architects Pte Ltd擔任其中一名首席建築
師。於該公司任職期間,林先生建立強大的業務網絡及確保設計優秀的專業諮詢服務,藉此確立其專業能力。


林先生於
1995年7月及
1998年7月分別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建築學文學
學士學位及建築學學士學位。彼自
2002年5月起一直為新加坡建築師委員會
(Singapore Board of Architects)
的註冊建築師。



鄧智偉先生,47歲,於2017年12月1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審核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
員。彼主要負責監督及向董事會提供獨立判斷。


鄧先生在審計及會計方面擁有逾
20年經驗。鄧先生自
2008年6月起一直擔任環球實業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
份代號:1026,其股份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財務總監、公司秘書及授權代表。鄧先生負責上述公司的財務
及會計職能以及秘書及合規相關事宜。鄧先生(1)自2016年9月起一直擔任世紀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前稱
東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113,其股份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2)自2017年6月起一
直擔任信邦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571,其股份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及
(3)自2017年
9月起一直擔任怡康泰工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8445,其股份在
GEM上市)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鄧先生於
2019年6月獲委任為香港童軍總會北葵涌區區務委員會名譽會長。


鄧先生於1996年11月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會計學學士學位。彼自2001年4月起一直為香港會計師公會
的執業會計師,並自2015年11月起一直為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的認可內部審計師。鄧先生自2015年8月起亦
一直為香港特許秘書公會的執業者認可證明持有人。


專業資格認可日期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
2003年9月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
2005年1月
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
2009年9月
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
2010年7月
英國特許秘書及行政人員公會資深會員
2015年7月
香港特許秘書公會資深會員
2015年7月
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
2015年4月
香港投資者關係協會資深會員
2016年7月

袁双順先生(「袁双順先生」),49歲,於2020年8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彼於2002年取得廣東省社
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加入本公司前,袁双順先生自2017年12月1日起一直擔任中國全民國
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KSL Holdings Limited)(股份代號:8170,其股份於GEM上市)的執行董事,且
袁双順先生曾擔任深圳瑞華信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副董事長超過20年。袁双順先生於投資、私募股權、企業
融資及資本市場擁有廣泛經驗。



高級管理層

吳文平先生,49歲,為本公司高級經理。吳先生於
2015年7月加入本集團,一直負責項目的管理、設計及實
施。吳先生亦監督及管理本集團的工程及技術團隊。吳先生在項目管理方面累積了約17年經驗。加入本集團
之前,彼於2002年8月至2015年6月在ISPL Service Centre任職高級項目經理,並於2000年9月至2002年7
月在
Intellink Systems Pte Ltd(現稱
Intellilink Systems Pte. Ltd.)任職項目工程師。


吳先生於
1997年5月獲得新加坡理工學院
(Singapore Polytechnic)的電子、電腦與通訊工程文憑。


王偠仲先生,29歲,為本公司財務總監。王先生於
2017年6月加入本集團,一直負責本集團的會計及財務事
宜。王先生在審計、會計及財務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加入本集團之前,王先生於2014年8月至2017年6
月任職於
Ernst & Young LLP,彼離職前的職務為高級核數師。


王先生於
2014年6月獲得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南洋商學院
(Nanyang Business
School)的會計學學士學位,第二專業為商業法。王先生自2017年9月起為新加坡特許會計師協會會員。王先
生於
2020年7月獲得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公司秘書

鄧露娜女士,47歲,為本公司的公司秘書。彼亦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雙樺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1241)
的公司秘書。彼為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香港特許秘書公會及英國特許秘書及
行政人員公會會員。鄧女士於2004年獲得澳洲西悉尼大學應用金融碩士學位,並於1995年獲得香港理工大
學會計學士學位。鄧女士在會計、稅務、審計、公司秘書及財務方面擁有逾20年經驗。自2005年起,鄧女士
透過於香港成立一間私人公司開展其個人業務,該公司提供會計、管理諮詢、稅務及公司秘書服務。



展望

於本年度,由於需求減少,全球大多數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放緩。在新加坡,阻斷措施大大延遲了我
們之前預測的大多數銷售交付,導致收益確認出現嚴重延遲。


儘管如此,作為基本服務運營的一部分,我們繼續不懈努力,為醫療行業的公共、私營及非營利客戶提供一
流的維護服務及全天候支持。短期內,我們繼續期待我們在醫療行業現有及新訂的維護合約中的現金流量收
入保持穩定。


隨著政府降低行動控制水平,我們所運營的經濟體將在
COVID-19之後轉向「新常態」。於該經濟復蘇期內,我
們擬按照所有現有的社會隔離措施及法規逐步恢復項目現場銷售及安裝交付。


為應對這一史無前例的疫情,我們力求優化成本結構,加強預防措施以保障員工健康,並採取了一系列措
施。其中一項措施是通過實施雲工作協作及視頻會議解決方案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及參與度,
從而使員工能夠在社交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安全工作。


我們相信,憑藉我們項目及維護渠道的健全水准,我們已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我們將繼續與所有持份者建
立融洽且互惠的關係,以便在產業鏈中與我們的業務夥伴創造並共享價值。



業務回顧

我們是一間新加坡音響及通訊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在為新加坡各種樓宇系統提供音響及通訊系統服務
解決方案方面擁有逾17年經驗。我們主要為新加坡客戶提供(i)音響及通訊系統銷售及相關服務;(ii)音響及通
訊系統的綜合服務,專注於定製及安裝樓宇內的音響及通訊系統;及
(iii)警報系統(「AAS」)服務。


於本年度,本集團錄得收益約6.7百萬新加坡元以及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約0.3百萬新加坡元,而於截至2019
年6月30日止年度,本集團則錄得收益約8.6百萬新加坡元以及全面收益總額約0.1百萬新加坡元。下表載列
我們於所示年度按分部劃分的收益明細:

截至6月30日止年度
2020年
2019年
新加坡元新加坡元

來自以下各項的收益:
音響及通訊系統銷售及相關服務


5,105,094
714,676
875,544
6,425,214

音響及通訊系統的綜合服務


1,316,044
AAS服務


875,544

6,695,314
8,616,802

音響及通訊系統銷售及相關服務

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我們來自音響及通訊系統銷售及相關服務的收益分別約6.4百萬新加
坡元及5.1百萬新加坡元,分別佔同期我們總收益的約74.6%及76.2%。收益減少與本年度已完成合約減少一
致,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已完成合約數量由141份減少至92份。合約減少主要由於由新加
坡阻斷措施的實施導致的建築項目延遲。我們通過訂立提供維護及相關服務的合約,一直致力於發展與客戶
的長遠價值及關係。


音響及通訊系統的綜合服務


2019年及
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我們來自提供音響及通訊系統的綜合服務的收益分別約為
1.3百萬新加坡
元及0.7百萬新加坡元,分別佔同期我們總收益的約15.3%及10.7%。收益減少乃由於本年度完成重大合約及
其聯合工程修改訂單進度約
26.4%,而該合約及其聯合工程修改訂單於截至
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進度約
為62.5%。



AAS服務

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我們來自提供AAS服務的收益約為0.9百萬新加坡元,分別佔同期我
們總收益的約
10.2%及13.1%。我們預期將自合約期分別為
2013年6月至2021年4月及2015年1月至2021年
4月的兩份長期
AAS服務合約產生穩定收益。



財務回顧
收益

我們的收益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8.6百萬新加坡元減少約1.9百萬新加坡元或22.2%至本年度的
約6.7百萬新加坡元,主要是由於由新加坡採納阻斷措施期間項目延遲導致的音響及通訊系統銷售及相關服務
減少。


銷售
╱服務成本

我們的銷售
╱服務成本由截至
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
5.9百萬新加坡元減少約
1.9百萬新加坡元或
31.4%
至本年度的約
4.0百萬新加坡元。成本減少主要是由於因項目延遲導致本年度材料採購成本下降。


毛利

我們的毛利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維持穩定至本年度約2.7百萬新加坡元。本集團之毛利率由截至
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31.7%增加至本年度的39.8%。毛利率增加乃由於本年度本集團為音響及通訊系
統分部的綜合服務之項目延遲導致運營員工數量及材料成本大幅減少。


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

我們的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維持穩定至本年度約0.4百萬新加坡元。該穩定
主要是由於阻斷措施期間政府加大對僱員薪金的補貼力度及以其他貨幣(如美元及港元,兌新加坡元升值)持
有的貨幣資金之匯兌收益所致,該穩定被發生於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一次性出售附屬公司收益減少
抵銷。


行政開支

我們的行政開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2.7百萬新加坡元減少約0.2百萬新加坡元或6.3%至本年度
的約
2.5百萬新加坡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由員工人數減少導致的勞工成本減少(儘管年度薪金有所調增)。


財務成本

我們的財務成本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38,800新加坡元減少約3,400新加坡元或8.6%至本年度的
約35,400新加坡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本年度償還銀行按揭貸款所致。



所得稅開支

我們的所得稅開支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約244,500新加坡元減少約74,100新加坡元或30.3%至本
年度的約170,400新加坡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新加坡附屬公司ISPL所得稅開支
的非經常性撥備不足。


本年度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

本集團於本年度錄得全面收益總額約0.3百萬新加坡元。相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全面收益總額約


0.1百萬新加坡元,該增加乃主要由
COVID-19爆發期間本公司採納的節省成本措施導致行政開支減少約
0.2百
萬新加坡元所致。

股息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2019年:無)。


流動資金及財務資源

本集團主要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為經營提供資金。


現金及銀行結餘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餘乃以下列貨幣計值:

截至6月30日止年度
2020年
2019年
新加坡元新加坡元

以下列貨幣計值:
港元


1,306,183
6,467,305
2,394,128
62,208
3,405,525

新加坡元


4,343,891

美元


2,060,123

令吉


72,880

10,229,824
9,882,419

流動資產淨值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之流動資產淨值約為
11.2百萬新加坡元(2019年:
10.6百萬新加坡元)。



總權益

本集團之權益主要包括股本、股份溢價及儲備。本集團之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總權益為14.9百萬新加坡元
(2019年:
14.6百萬新加坡元)。


借款

我們的借款由2019年6月30日的約1.6百萬新加坡元減少約0.2百萬新加坡元或10.1%至2020年6月30日的約


1.4百萬新加坡元。該減少主要是由於年內償還部分貸款所致。

資本架構

於本年度及直至本報告日期,本集團的資本架構並無變動。


庫務政策

本集團就其庫務政策採取穩健方針,因而於整個年度維持健全的流動資金狀況。本集團不斷評估其客戶的信
貸狀況及財務狀況,務求降低信貸風險。為控制流動資金風險,董事會密切監察本集團的流動資金狀況,確
保本集團的資產、負債及其他承擔的流動結構能應付不時的資金需要。


資本開支及承擔

於本年度,本集團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約
27,900新加坡元(2019年:約
42,300新加坡元)。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任何資本承擔(2019年:無)。


租賃承擔

我們的租賃承擔指於經營租賃下就員工宿舍及辦公室設備應付的最低租賃付款約45,400新加坡元(2019年:
約56,700新加坡元)。


或然負債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任何或然負債(2019年:無)。


資產負債表外安排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訂立任何重大資產負債表外安排(2019年:無)。



已抵押資產

我們的已抵押銀行存款指就本集團安排履約擔保的相應金額而於一間銀行存放的存款,該擔保以客戶為受益
人,原到期日為36個月。於2020年及2019年6月30日,結餘按年利率0.65%計息。於2020年及2019年6月
30日,我們的已抵押銀行存款為
0.2百萬新加坡元。


僱員及薪酬政策

於2020年6月30日,包括董事在內,本集團共擁有
59名僱員(2019年:
71名)。


我們將僱員視為寶貴資產,且彼等促成我們的成功。為遵守人力資源政策,我們致力提供具吸引力的薪酬待
遇及公平包容的工作環境,以維護僱員的合法權利及權益。本集團定期審閱人力資源政策,當中概述本集團
的薪酬、工作時間、休息時間以及其他利益及福利,以確保符合法律法規。我們一直重視透過提供具競爭力
的薪酬待遇吸引合格應聘者。該等薪酬待遇乃根據僱員表現及經參考當前市況後檢討,並可及時調整,以緊
貼市場基準。


本集團實施僱員退休計劃,該計劃已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法第
36章中概述。


此外,本公司已於
2017年12月14日有條件採納購股權計劃(「購股權計劃」)以激勵、吸引及挽留合適僱員。


於附屬公司及聯屬公司的重大投資、重大收購或出售

本集團於本年度概無任何重大投資,及於本年度亦無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的任何重大收購及出售(
2019年:
無)。



資本風險管理及財務風險管理
資本管理

本集團管理其資本,以確保其將按持續基準經營,同時透過優化債務及權益比例盡量提高股東回報。


本集團的資本架構包括債務(包括借款),扣除銀行結餘及現金以及本集團擁有人應佔權益(包括股本及其他
儲備)。


本集團管理層會不時審閱資本架構。作為此項審閱的一部分,管理層會考慮資本成本及各類資本相關風險。

基於管理層的建議,本集團將透過派付股息、發行新股份及新債務平衡其整體資本架構。


財務風險管理

本集團的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已抵押銀行存款、銀行結餘及現金、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
以及借款。與該等金融工具相關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及貨幣風險)、信貸風險及流動資金風險。有
關更多詳情,請參閱本年報所載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32。


主要財務比率

截至6月30日止年度
2020年
2019年
倍倍

流動資金比率
流動比率


11.6
11.1
9.5

速動比率


9.4

% %

資本充足比率
資產負債比率


9.4%
10.7%

流動比率按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計算。

速動比率按流動資產減存貨除以流動負債計算。

資產負債比率按計息負債除以總權益,再乘以
100%計算。



速動比率及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及流動比率於本年度分別上漲22.1%及18.1%,此乃主要由於於阻斷措施期間庫存累積,以及加快
向賣方付款,減少本年度的負債結餘。


資產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比率大幅減少乃由於本年度部分償還按揭貸款。


上市所得款項用途以及業務目標與實際業務進展的比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們根據本公司於2017年12月29日刊發的招股章程(「招股章程」)以及於2020年7月
31日刊發的補充公告(「補充公告」)所載的指定用途動用上市籌集的所得款項淨額如下:

於2020年
6月30日於2020年
於2020年
未動用金額
招股章程所得款項的6月30日的6月30日的獲悉數動用的
說明指定的款項實際用途未動用金額已動用比例預期日期
百萬港元百萬港元百萬港元
%

加強我們在新加坡音響及通訊2022年
行業的營銷工作
1.4 0.4 1.0 28.6% 12月31日
擴大及培訓我們的銷售及營銷、2023年
技術及支援人手
11.6 4.7 6.9 40.5% 6月30日
購置交通工具
2023年
3.0 0.5 2.5 16.7% 6月30日
在新加坡設立新的銷售辦事處
2022年
10.0 – 10.0 0.0% 6月30日
償還部分銀行貸款
10.0 10.0零
100.0%不適用
提供履約保證的資源
2021年
2.0 – 2.0 0.0% 6月30日
採取步驟以獲得我們目前在機械2023年
及電氣工種的更高等級
2.5 – 2.5 0.0% 6月30日
一般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3.5 3.5零
100.0%不適用

總計
44.0 19.1 24.9 43.4%


下表載列截至
2020年6月30日的指定及實際實施計劃:

目的實施計劃
實際實施活動

加強我們在新加坡音響及通訊行業的
營銷工作


擴大及培訓我們的銷售及營銷、技術
及支援人手


購置交通工具


.
就新加坡的音響及通訊服務解決方案業
務實施公司品牌建立及知名度,其中包
括印刷營銷材料及廣告
.
由外聘顧問開發定製網站維護及更新我
們的公司網站
.
參加展銷會
.
挽留將於
2018年2月前招聘約一名項目
經理、兩名工程師及十名技術員的員工
成本以及相關員工的住宿成本
.
挽留將於
2018年7月前招聘約一名銷售
經理、兩名銷售及營銷主管及十名技術
員的員工成本,乃考慮到工資水平潛在
上漲及相關員工的住宿成本
.
向我們的銷售及技術員工提供內部和外
部培訓及工作坊
.
購置一輛貨車,用作維修操作及運送相
關設備及
╱或勞工
.
購置一輛卡車,用作貨運及運送較大型
設備及
╱或勞工
.
維護及改善我們的公司網站,使用內部
資源開發及維護本集團的網站,而非聘
用外部網站設計師
.
於2018年6月前增聘約八名技術員
.
於2019年6月前增聘約兩名工程師及九
名技術員
.
於2019年6月前增聘約兩名銷售及營銷
主管
.
為技術員工提供內部和外部培訓及工作

.
正物色合適人選以補足剩餘職位
.
購置一輛貨車,用作維修操作及運送相
關設備及
╱或勞工
.
考慮並監控本集團的現有項目組合,惟
因當前不同項目要求而推遲購置卡車

目的實施計劃
實際實施活動

在新加坡設立新的銷售辦事處


償還部分銀行貸款


擴充我們的音響及通訊服務解決方案
業務


採取步驟以獲得我們目前在機械及電
氣工種的更高等級


.
購置一項新物業,以供我們的銷售及合
約部門使用,並用作我們音響及通信系
統的演示設施
.
償還與就購置新加坡總部獲得的按揭貸
款有關的部分銀行貸款。

.
探討、評估及競投新加坡潛在音響及通
訊系統的綜合服務項目,特別是可能需
要提供履約保證的較大規模項目。

.
符合目前機械及電氣工種下「L6」等級的
最低財務要求。

.
考慮並監控本集團的項目招標,並因最
新觀察到的行業客戶要求而推遲計劃及
新加坡物業價格上漲高於預期,因此本
集團需更多時間以識別合適場地,以符
合本集團的財務預算
.
於2018年7月11日償還部分按揭貸款。

.
由於本集團近期獲得的招標項目毋須履
約保證而推遲。

.
正發掘須提供履約保證的大規模潛在項

.
審查及監察本集團的項目組合,並推遲
至2020年4月
.
本集團現正累積獲得所需的往績記錄要

本公司股份(「股份」)於GEM上市籌集所得款項淨額(經扣除相關開支後)約為44.0百萬港元。誠如補充公告
所載的披露資料所述,悉數動用上文所披露的尚未動用所得款項的預期時間表乃根據董事會的最佳估計以及
最新可得資料作出。鑒於近期
COVID-19爆發對新加坡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本集團預期將於
2023年6月30
日或之前動用尚未動用所得款項。


上文所披露的悉數使用未動用所得款項的預期時間表乃根據於本報告日期董事會的最佳估計及最新資料作
出。董事會確認,招股章程所載本集團的業務性質並無重大變動,於有關期間,本集團持續獲邀投標及自其
客戶獲授項目,因此認為延遲使用所得款項及業務拓展並未對本集團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然而,由於
COVID-19爆發對全球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新加坡阻斷措施後開始實施三階段方法
以恢復一般日常活動,故董事會將持續密切關注情況並評估其對使用未動用所得款項的時間表造成的影響,
倘有任何重大變動,本集團將及時向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通報。



緒言

本集團認同其於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重要性,並致力於將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融入其風
險管理系統,及於其日常經營方面根據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報告範圍及準則

本報告乃根據
GEM上市規則附錄二十所載之《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而編製。


除另有說明者外,本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主要涵蓋本集團的核心業務活動,包
括於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本年度」)在新加坡從事音響及通訊系統的銷售及綜合服務以及警報系
統服務。本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呈列本集團的新加坡辦事處於本年度在環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及表現。


持份者參與

持份者的參與對於本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及價值創造至關重要。本集團一如既往的歡迎持份者就環境、社會及
管治方針與表現發表意見,彼等的意見有助本集團繼續改善其可持續發展表現。下表列出本集團的持份者,
並說明我們於整個年度維持良好溝通和回應措施。



持份者組別特定持份者溝通方式

投資者
.股東


.潛在投資者
僱員
.高級管理層


.員工
.直接員工
.潛在僱員
客戶
.新加坡政府機構


.私人機構
.最終用戶
供應商
╱承建商
.供應商


.分包商
.服務提供商
政府
.全國及當地政府


.監管機構
社區
.全國及當地社區組織


.企業網站
.年度及中期財務報告
.股東週年大會
.公告及股票上市資料披露
.培訓、研討會
.直接溝通
.獨立專項小組及面試
.定期業績評估
.與承建商及客戶舉行定期會議
.客戶評估
.客戶專線
.供應商評估
.每日工作復查
.實地考察及與分包商舉行會議
.書面信函
.法定報告及一般披露
.實習計劃
重要性評估

為確保本報告針對處理對本集團而言至關重要及對我們的持份者而言屬重要的問題,我們已對本集團的企業
社會責任計劃進行重要性評估。透過該舉措,我們亦可識別改善工作之範疇,並建立更全面、透明及具體之
回應,以提升本年報之質素。該評估過程涉及本集團各主要職能部門的董事、管理層及員工。於本環境、社
會及管治報告中,我們採用指引中提出的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的報告原則。我們對內容及資料呈列
作出改進,以更好地滿足持份者的期望。



環境保護

我們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因此,即使我們業務運營過程中溫室氣體(「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微不足
道,本集團將繼續投入運營及財務資源,以遵守適用的環境法律法規。於本年度,本集團維持適當的政策及
程序,以減少排放以及有效及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


排放

全球變暖是當今氣候變化的主要議題之一,本集團希望通過認識到大氣排放及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及環境的
影響,降低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風險。本集團致力於高效利用能源、水及材料,以遵守相關的當地環境法
規,旨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及保護環境。


由於本集團的業務性質為提供音響及通信系統及相關服務,因此不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物及無害廢
物,向水及土地的排污量微乎其微。本集團的業務營運不會產生任何有害廢物。我們業務營運中的大氣排放
及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如下:


.汽車燃料;
.本集團總辦事處消耗的電力;
.僱員乘坐飛機出外公幹;及
.於堆填區棄置廢紙。

在購買車輛時,本集團會考慮車輛的噸位,優先購買環保車型。本集團通過選用高效燃料及定期保養的方
式,最大程度地提高車輛的燃油效率,確保發動機性能良好及平穩運行。我們密切監控汽車的行車日誌及油
耗,避免不必要的油耗。


於本年度,本集團使用2輛輕型貨車供其營運。相較於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本集團排放量較
低。此乃由於本集團不斷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由於
COVID-19流動限制,本集團用車頻率降低。



於本年度,本集團鼓勵員工在可行情況下使用即時通訊工具、視頻通話或電話會議,避免過多的乘機旅行。

因此,以及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減少。鑒於COVID-19疫情及保證僱員身體健
康,本集團強烈建議僱員減少亞太地區的商務旅行。


於本年度的廢氣排放:

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來自氣體燃料消耗的排放數據
氮氧化物
(NOx)千克
34.95 66.01
硫氧化物
(SOx)克
42.38 58.84
懸浮顆粒
(PM)千克
3.35 6.33

於本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

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源頭直接排放(範疇
1)
來自流動燃燒源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氧化碳
(CO2)噸
7.54 9.55
甲烷
(CH4)千克
4.36 5.53
氧化亞氮
(N2O)噸
0.45 0.57
能源間接排放(範疇
2)
自電力公司購買的電力二氧化碳
(CO2)噸
16.07 12.34
其他間接排放(範疇
3)
於堆填區棄置廢紙二氧化碳
(CO2)噸
3.14 3.91
處理食水及污水時而消耗的用電二氧化碳
(CO2)噸
0.27 0.15
僱員乘坐飛機出外公幹二氧化碳
(CO2)噸
2.16 12.96

廢物管理

我們營運過程中產生的無害廢物包括紙張、包裝材料及一般廢物。一般廢物由政府相關的一般廢物服務提供
商收集和處理,計費按月以劃一比率計。


於本年度,本集團鼓勵並確保員工在使用資源時秉持「減少」、「重複使用」及「回收」的方針。已指派負責人員
在源頭進行廢物分類,以促進廢物的有效收集和回收。


我們在營運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廢物,且無害廢物,包括包裝材料及一般廢物的數量微不足道。因此,並未
呈列相關關鍵績效指標。



資源使用

本集團旨在通過在營運過程中識別及採取適當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提高電力消耗的能
源效率,本年度已採取以下措施:


.倘計算機、打印機及顯示器於一定期間閒置,則設置為自動關閉模式;
.空調調至環保溫度;
.安裝自動感應燈以助節能;
.本集團總部的設計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以減少能源消耗;及
.最後離開辦公室的人員須關閉所有電器。

本集團並不產生或主要從事會產生大量工業廢水的業務。我們的用水量主要來自辦公用水和日常運營期間辦
公室內的生活污水。為確保我們的工人竭力減少用水量,我們於水龍頭附近安放提示器,提醒彼等在不使用
時將水龍頭轉到關閉位置。通過城市供水和排水網絡,本集團在獲取水源及排水方面並無任何問題。


於本年度的資源消耗:

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用電量千瓦時
38,360 29,448
千瓦時
╱僱員
650.17 414.76
用水量立方米
268.7 249.80
立方米
╱僱員
4.55 3.52

於本年度,我們的日常營運並無使用大量包裝材料,因此,並無呈報相關關鍵績效指標。


環境及自然資源

鑒於本集團的業務性質,其預期不會對環境或自然資源造成重大影響。儘管如此,我們的僱員始終採取負責
任的行動,減輕業務運營可能引致的任何潛在環境威脅。於本年度,通過推廣綠色辦公實踐以及在本集團管
理層的鼓勵及監督下,我們的僱員實現了節約能源及減少廢物這一目標。



本集團保證所有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政策和程序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適用法律法規。於本年度,本集團已遵
守新加坡所有相關環境法律及法規,例如《環境保護和管理法案》(新加坡法例第94A章)及政府公佈且現時適
用於本集團的其他規例,以及客戶的環保要求。


於本年度,本集團概不知悉任何違反與空氣及溫室氣體排放、噪音控制、向水及土地排污或有害及無害廢物
產生有關的法律及法規以致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的情況。


僱傭及勞工常規

本集團作為一個提供均等機會的僱主,確保不存在基於種族、國籍、年齡、性別、宗教、殘疾、婚姻狀況或
社會取向的工作場所歧視。於招聘過程中,本集團將根據候選人的職位適合性及潛力,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評
估候選人,滿足本集團現時及未來需求。


相同的公平原則適用於僱員的績效考核,有關績效考核每年進行一次,並在管理層認為必要時進行。該考核
過程有助於管理層與僱員之間的溝通,表現優異的僱員將得到相應的獎勵。倘有任何僱員提出辭職,為保留
我們的人力資源資產及避免營運中斷,則直屬上司可對該僱員進行離職面試。倘僱員被解僱,本集團將根據
當地僱傭法支付代通知賠償。


我們會定期檢討薪酬政策,確保為僱員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薪金、佣金、獎金以及其他福利
及津貼。僱員的薪酬待遇乃經參考現行市場水平根據其能力、資歷及經驗釐定。


僱員的工時及休息時間乃經參考地方適用的僱傭法律釐定。除強制性年假外,僱員亦享有其他假期,如產
假、陪產假或私事假。為提倡及維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文化,本集團亦制定僱員身心健康計劃,鼓勵僱員提
高社交、娛樂及健康意識。


總體而言,本集團嚴格遵守當地有關薪酬及解僱、招聘及晉升、工時、休息時間、福利以及培訓和發展的法
律法規。於本年度,我們並無違反《僱傭條例》(香港法例第57章)、《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香港法例第
485章)及《最低工資條例》(香港法例第608章);新加坡法令《僱傭法案》(第91章)及《中央公積金法》(第36
章);及馬來西亞法例《1955年僱傭法》、《1991年僱員公積金法》及《2018年就業保險制度法案》以及行業特
徵和慣例。



員工組成

於2020年6月30日,我們共僱傭59名員工,包括於總辦事處及建築工地任職的員工。在我們的員工中,58
名於新加坡任職,而
1名於香港工作。


按性別分類的僱員按僱員類別分類的僱員

46
高級管理層

中級管理層

1126
13
入門級僱員


22
按年齡組別分類的僱員

51歲至60歲,6名

18歲至30歲,15名

41歲至50歲,16名

31歲至40歲,22名



僱員流失率

於本年度,本集團的年流失率約為19%,離開本集團的員工中,22%為男性員工,8%為女性員工。按年齡
分類的僱員流失情況如下:「18歲至30歲」為
8%,「31歲至40歲」為
7%及「41歲至50歲」為
3%,已於本年度
離開本集團。


健康及安全

由於本集團的業務營運性質使然,於營運過程中,概無有關職業健康及安全(「職安健」)的重大風險。本集團
致力提供高職安健標準、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以防止僱員受傷及發生意外,並始終儘量減低任何職業危害
的風險。


根據新加坡的法定規定,本集團已按照新加坡人力部的規定為所有正式辦公室僱員投購團體住院及手術保
險。本集團投購的僱員補償保險包括為香港及馬來西亞僱員購買的工傷保險,並符合相關當地監管規定。該
等保險政策及保險金額涵蓋所有合資格僱員,以確保僱員不會因職業危害、事故及疾病而受到損害。本集團
為辦公室及項目基地配備所有必需的安全設備及設施,並已通過政府的所有安全檢查。


我們實施的職業安全規則及政策受密切監控,並在所有重大方面均符合與健康及安全要求有關的所有相關法
律、規則及法規,包括但不限於新加坡法令《工傷賠償法》(第354章)及《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法》(第354A
章);香港法例《僱員補償條例》(第282章)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第509章);以及馬來西亞法例《1994
年職業安全與健康法》及《1952年勞工賠償法》。


根據《
2007年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建築)規例》,任何未經充分健康及安全培訓的僱員不得監督或監察任何
生產過程或在工地工作。為提高在工作場所健康、安全及保障方面的能力,本集團已獲得BizSafe第3級認
證。項目實施團隊及安全團隊定期檢查並提醒工人採取預防措施,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為符合
BizSafe要求,
我們為僱員提供足夠的安全培訓課程、進行風險評估以識別潛在的職安健危害及定期進行內部審核以確保遵
守我們的系統手冊及程序,其後制定行動計劃、落實糾正及預防措施。



項目實施團隊及安全團隊定期保持溝通,並與分包商及工人代表共同分享有關職業健康及安全的最新資料及
最佳實踐方案。項目經理負責進行現場檢查,以確保本集團現有的業務運營及工作程序符合健康及安全標
準。本集團亦定期審查及檢查相關法律及法規的更新。


於本年度,本集團的工傷統計數據如下:

工傷統計數據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因工死亡個案件
00
因工死亡率百分比
0% 0%
報告事故個案(病假
> 3天)件
11
因工傷損失的工作日數天
137 199

於2020年6月30日,本集團並不知悉有任何不遵守與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及保護僱員免受職業危害有關的法
律及法規以致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的情況。


發展及培訓

鼓勵僱員參加專業發展與培訓不僅能協助僱員的職業發展,同時亦會使本集團受惠。通過開展各種培訓計
劃,僱員可提高其個人素質、增強其工作技能及提升團隊表現。我們的所有僱員須定期進行表現及職業發展
評估,管理人員會審核被評估人的資歷及技能是否足夠,從而激勵員工進行培訓及發展自身。


本集團亦支持僱員自我增值及持續學習,並鼓勵僱員提升質素,在工作上充分發揮所長。本集團已設立教育
贊助計劃,以鼓勵我們的僱員參加可直接有效地拓展與其當前工作要求相關技能的外部培訓課程。對於任何
與工作無關的課程,僱員亦可上報行政部門,待部門主管審批。該等安排可增強溝通及團隊精神,亦可提高
僱員的技術能力及管理能力,並鼓勵各級僱員。



本集團銳意培養學習文化,充實僱員的專業知識,同時期望僱員接受適當培訓後達到預期的效果,使本集團
受惠。對於新僱員,本集團將提供全面的在職培訓,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本集團的企業歷史及文化、本集
團的內部政策及其業務發展。對於有經驗的員工,本集團根據其角色及職位提供相關培訓。我們的高級管理
人員將不時討論及分享行業新發展及趨勢。


於本年度,僱員接受的培訓課程包括但不限於新加坡建設局組織的電氣工程培訓,以及根據新加坡勞動力技
能資格認證體系認證的建築工程工作場所安全及健康監管工作培訓。



37%的男性僱員及10%的女性僱員參與培訓,平均時數分別約為6.73小時及14.00小時。高級管理層、中
級管理層及新入職僱員參與培訓的百分比分別約為9%、46%及59%。各類別培訓時長平均約為8.00小時、


11.70小時及6.46小時。在未來幾年,我們將不斷完善我們的培訓計劃,確保各級僱員均可獲得充足的培訓。

勞工準則

本集團認為童工及強制勞工違反基本人權及國際勞工公約的協定,且我們同意有關做法對社會及經濟可持
續發展構成威脅。因此,我們嚴格遵守新加坡法令《僱用兒童與青少年條例》、《就業法案》及《防止人口販運
法》;香港法例《僱用兒童規例》、《僱用青年(工業)規例》及《僱傭條例》(第57章);以及馬來西亞法例《1966
年兒童及青年(僱傭)法令》及《1955年僱傭法令》。


本集團禁止僱用童工。我們將檢查並核實應徵人員的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以確保申請人合法受僱。

我們將嚴格遵守由本集團及僱員簽署的僱傭合約條款及條件,不會損害雙方之間的僱傭關係,例如扣留押金
或以任何方式脅迫員工違背其意願工作。


於本年度,本集團並不知悉有任何不遵守與防止僱用童工及強迫勞工有關的法律及法規以致對本集團有重大
影響的情況。



31年報 2019/2020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運營管理
供應鏈管理
本集團高度重視與廠商(包括供應商及分包商)的關係,並意識到與廠商建立良好關係有利於大力提升其比如
就物流及成本而言的運營效率,從而改善其對本集團客戶的服務質素。本集團與從事責任採購及其他環境保
護實踐的廠商建立聯繫,確保此類實踐符合綠色供應鏈管理政策,從而減少業務運營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為確保我們的供應商滿足客戶及我們對質量、環境及安全標準的要求,我們制定程序及指引,以公平公正的
方式採購材料及選擇供應商。我們根據服務質量、完成所需服務或交付貨物的及時性、響應速度以及相關規
則及法規的遵守情況等因素評估及監督供應商的表現。就此而言,我們會備存並及時更新獲准供應商名單,
從而將表現不佳的供應商從名單中移除。

此外,所有交付物料須經指定的工地人員檢驗,我們方會接收。物料如有缺陷或品質低劣,將予以退回及更
換。我們亦與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以監控其表現,確保質量符合服務承諾。

我們希望供應商在環境及社會管理方面制定最高質素的社會責任體系,範圍主要包括運營合規、僱員的安全
與健康、商業道德及環境保護。

於本年度,我們的大多數供應商均位於新加坡,交通運輸並未產生大量碳排放。

年報 2019/2020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運營管理
供應鏈管理
本集團高度重視與廠商(包括供應商及分包商)的關係,並意識到與廠商建立良好關係有利於大力提升其比如
就物流及成本而言的運營效率,從而改善其對本集團客戶的服務質素。本集團與從事責任採購及其他環境保
護實踐的廠商建立聯繫,確保此類實踐符合綠色供應鏈管理政策,從而減少業務運營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為確保我們的供應商滿足客戶及我們對質量、環境及安全標準的要求,我們制定程序及指引,以公平公正的
方式採購材料及選擇供應商。我們根據服務質量、完成所需服務或交付貨物的及時性、響應速度以及相關規
則及法規的遵守情況等因素評估及監督供應商的表現。就此而言,我們會備存並及時更新獲准供應商名單,
從而將表現不佳的供應商從名單中移除。

此外,所有交付物料須經指定的工地人員檢驗,我們方會接收。物料如有缺陷或品質低劣,將予以退回及更
換。我們亦與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以監控其表現,確保質量符合服務承諾。

我們希望供應商在環境及社會管理方面制定最高質素的社會責任體系,範圍主要包括運營合規、僱員的安全
與健康、商業道德及環境保護。

於本年度,我們的大多數供應商均位於新加坡,交通運輸並未產生大量碳排放。


供應商(按地區劃分)

歐洲,2
馬來西亞,
3

北美,5

亞洲(新加坡及
馬來西亞除外),4

新加坡,36

產品責任

我們重視客戶,並致力透過持續提高產品質量及客戶體驗加強客戶關係。我們的項目團隊在相關項目現場進
行日常檢查,以確定客戶對工人服務質量的滿意度。為確保服務質量,本集團亦已建立內部管理系統,並密
切監察其項目執行過程,旨在為客戶提供優質及可靠的服務。我們已在運營過程中建立及實施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該體系符合國際公認的ISO 9001:2015標準。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證明我們有能力始終

如一地提供滿足客戶要求及所有適用法定及監管規定的產品及服務。


我們堅持客戶至上,努力為經常性客戶及新客戶提供最友好及最積極的體驗。我們不僅重視僱員的健康及安
全,而且堅定不移地維持高效、可靠及優質服務,以確保業務發展的彈性及穩定性。本集團亦與客戶保持持
續溝通,以確保理解及滿足客戶的需求及期望,並不斷改善服務質量。


於本年度,本集團並未接獲客戶對我們或我們的分包商所進行工程的質量問題而提出的投訴或賠償。董事認
為,此為採取有效質量管理措施的結果。



我們遵守新加坡法令《個人資料保護法》、香港法例《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486章)及馬來西亞法例《2010
年個人資料保護法令》,確保自客戶收集的所有業務資料均嚴格保密。我們的客戶資料僅可由授權人士查閱及
經由不同部門指引進行數據處理,以保護客戶資料免遭不當披露、不當使用或未經授權使用、遺失、損壞或
濫用。所有僱員均須遵守內部指引及載有相關條款的僱傭合約,以確保客戶資料的機密性。透過組織內部培
訓及訂立保密協議,本集團已採取避免及限制任何未經授權查閱及資料洩漏的適當措施,以保障資料的完整
性。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本集團確保遵守有關法規,並堅持在其業務經營過程中購買及使用經適當授權的軟件
及資料。僱員亦須避免在工作場所的電腦上安裝未經授權的電腦軟件。我們的僱員須訂立僱傭合約,據此,
僱員須對與本集團知識產權有關的所有資料保密。此外,本集團已採取措施,透過及時向負責保護居民知識
產權的地方政府機構註冊以保護我們的版權及其他知識產權。


於本年度,本集團並不知悉有任何不遵守與所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健康與安全、廣告、標識及隱私事宜以及補

救方法有關的法律及法規以致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的情況。


反貪污

誠信是本集團商業道德的核心部分,因此,我們確保遵守相關法規及法律,例如新加坡法令《防止腐敗法》
(第241章)及《競爭法》(第50B章);香港法例《防止賄賂條例》(第201章)及《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

條例》(第
615章)以及馬來西亞法律法例《2009年反貪污委員會法令》。


為保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我們透過制定反貪污政策及指引(例如收受餽贈及利益衝突)履行我們的承諾,並
於僱員手冊內列明,嚴禁任何形式的欺詐及貪污行為,例如賄賂、勒索、非法誘騙、饋贈或接受違禁禮品、
回扣或其他非法利益。我們會在僱員入職培訓期間,向其有效傳達該等政策,以確保其了解及遵守所有適用
反貪污法律及法規。本集團亦向僱員提供有關打擊洗黑錢的資料,以提高其於此方面的意識。



此外,本集團已設立舉報制度,以便所有僱員可透過秘密舉報渠道提供有關資料。本集團鼓勵僱員向高級管
理層口頭或書面報告任何可疑不當行為及違規行為,並提供詳情及證明文件。有關舉報的調查工作在任何情
況下嚴加保密,以避免有關人士身份洩露。本集團亦完全了解其有責任將有關情況轉呈執法機構或監管機
關,及將在合適情況下面臨懲處行動。


於本年度,本集團並不知悉有任何不遵守與賄賂、勒索、欺詐及洗黑錢有關的法律及法規以致對本集團有重
大影響的情況。


回饋社區

本集團致力維持其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盡力採取適當方法,擴大我們所服務的社區,並為不同背景人士
的就業提供支持。於本年度,本集團為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的學生提供各類短期實習機會,藉
此培養其對新加坡音響及通訊系統及有關服務的興趣,指導有關專業人員。


我們將繼續尋求參與社區發展的機會,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及資源支持當地社區及有關各方,並作出貢獻。



績效概要
環保效益

廢氣排放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氮氧化物
(NOx)千克
34.95 66.01
硫氧化物
(SOx)克
42.38 58.84
懸浮顆粒
(PM)千克
3.35 6.33

溫室氣體排放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源頭直接排放(範疇
1)
來自流動燃燒源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氧化碳
(CO2)噸
7.54 9.55
甲烷
(CH4)千克
4.36 5.53
二氧化氮
(N2O)噸
0.45 0.57
能源間接排放(範疇
2)
自電力公司購買的電力二氧化碳
(CO2)噸
16.07 12.34
其他間接排放(範疇
3)
於堆填區棄置廢紙二氧化碳
(CO2)噸
3.14 3.91
政府部門處理食水及污水時而消耗的用電二氧化碳
(CO2)噸
0.27 0.15
僱員乘坐飛機出外公幹二氧化碳
(CO2)噸
2.16 12.96

資源消耗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用電量千瓦時
38,360 29,448
千瓦時
╱每名僱員
650.17 414.76
用水量立方米
268.7 249.80
立方米
╱每名僱員
4.55 3.52


社會效益-僱傭及勞工
僱員總數
僱員總數
2019/20年度人數2018/19年度人數

按性別劃分
男性
46 58
女性
13 13
按年齡組別劃分
18至30歲
15 24
31至40歲
22 24
41至50歲
16 18
51至60歲
6 5
60歲以上
0 0
按地區劃分
新加坡
58 70
香港
1 1
按僱傭類別劃分
高級管理層
11 13
中級管理層
26 29
入門級僱員
22 29

2019/20年度僱員流失情況
2018/19年度僱員流失情況
人數流失率人數流失率

按性別劃分
男性
10 22% 10 17%
女性
1 8% 1 8%
按年齡組別劃分
18至30歲
5 8% 5 21%
31至40歲
4 7% 2 8%
41至50歲
2 3% 4 22%
51至60歲
0 0% 0 0%
60歲以上
0 0% 0 0%
按地區劃分
新加坡
11 19% 11 16%
香港
0 0% 0 0%


工傷統計數據單位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工作相關死亡人數宗
0 0
工作相關死亡率百分比
0% 0%
呈報事故數量(病假
>3天)宗
1 1
工傷導致的損失工作日數天
137 199

2019/20年度參加培訓的2018/19年度參加培訓的
僱員百分比
僱員百分比
比率比率

按性別劃分

男性
37% 59%
女性
10% 38%

按僱傭類別劃分

高級管理層
9% 15%
中級管理層
46% 55%
入門級僱員
59% 72%

2019/20年度所完成的2018/19年度所完成的
平均培訓時長
平均培訓時長
時長時長

按性別劃分
男性
6.73 9.17
女性
14.00 1.92
按僱傭類別劃分
高級管理層
8.00 5.31
中級管理層
11.70 8.00
入門級僱員
6.46 8.83

按地區劃分的供應商數目
2019/20年度
2018/19年度

亞洲(除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外)
4 6
歐洲
2 3
馬來西亞
3 7
北美洲
5 6
新加坡
36 70


環境、社會及管治內容索引

本報告乃根據GEM上市規則附錄二十所載《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編製。下表概述指引各主要範疇項下
不同層面的一般披露及關鍵績效指標,並載列本報告相關互相參照之章節或提供額外資料補充本報告。


描述參照備註

環境

層面A1:排放物

一般披露有關廢氣及溫室氣體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
污、有害及無害廢棄物的產生等的:
(a)
政策;及
(b)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
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關鍵績效指標A1.1排放物種類及相關排放數據

關鍵績效指標A1.2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
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關鍵績效指標A1.3所產生有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
用)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
算)

關鍵績效指標A1.4所產生無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
用)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
算)

關鍵績效指標A1.5描述減低排放量的措施及所得成果

保護環境-排放物控
制;廢物管理;綠
色辦公室措施;

績效概要

排放物控制

不適用我們的營運並無產生有害廢棄物

不適用

排放物控制


描述參照備註

關鍵績效指標A1.6描述處理有害及無害廢棄物的方法、減低產
量的措施及所得成果
層面A2:資源使用
一般披露有效使用資源(包括能源、水及其他原材
料)的政策
關鍵績效指標A2.1按類型劃分的直接及
╱或間接能源(如電、
氣或油)總耗量(以千個千瓦時計算)及密
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關鍵績效指標A2.2總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
施計算)
關鍵績效指標A2.3描述能源使用效益計劃及所得成果
關鍵績效指標A2.4描述求取適用水源上可有任何問題,以及提
升用水效益計劃及所得成果
關鍵績效指標A2.5製成品所用包裝材料的總量(以噸計算)及
(如適用)每生產單位佔量

廢物管理
資源使用
資源使用
不適用
資源使用
不適用
不適用
我們在獲取適用水源方面並無任何問

我們的營運並無產生顯著的包裝材料
廢棄物


描述參照備註

層面A3:環境及天然資源
一般披露減低發行人對環境及天然資源造成重大影響
的政策
環境及天然資源
關鍵績效指標A3.1描述業務活動對環境及天然資源的重大影響
及已採取管理有關影響的行動
環境及天然資源
僱傭及勞工常規
層面B1:僱傭
一般披露有關薪酬及解僱、招聘及晉升、工時、休息
時間、平等機會、多元化、反歧視以及其
他待遇及福利等的:
(a)政策;及
(b)遵守
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
資料
僱傭及勞工常規
關鍵績效指標B1.1按性別、僱傭類型、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
僱員總數
僱傭及勞工常規-
員工組成
關鍵績效指標B1.2按性別、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僱員流失
比率
僱傭及勞工常規-
僱員流失率


描述參照備註

層面B2:健康與安全
一般披露有關提供安全工作環境及保障僱員避免職業
性危害的:
(a)政策;及
(b)遵守對發行人
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健康與安全
關鍵績效指標B2.1因工作關係而死亡的人數及比率健康與安全於本年度,我們並不知悉任何與工作
有關的死亡事故。

關鍵績效指標B2.2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健康與安全
關鍵績效指標B2.3描述所採納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措施,以及相
關執行及監察方法
健康與安全
層面B3:發展及培訓
一般披露有關提升僱員履行工作職責的知識及技能的
政策。描述培訓活動
發展及培訓
關鍵績效指標B3.1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劃分的受訓僱員百分比發展及培訓
關鍵績效指標B3.2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劃分,每名僱員完成受訓
的平均時數
發展及培訓


描述參照備註

層面B4:勞工準則
一般披露有關防止童工或強制勞工的:
(a)政策;及
(b)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
及規例的資料
勞工準則
關鍵績效指標B4.1描述檢討招聘慣例的措施以避免童工及強制
勞工
勞工準則
關鍵績效指標B4.2描述在發現違規情況時消除有關情況所採取
的步驟
勞工準則
層面B5:供應鏈管理
一般披露管理供應鏈的環境及社會風險政策供應鏈管理
關鍵績效指標B5.1按地區劃分的供應商數目供應鏈管理
關鍵績效指標B5.2描述有關聘用供應商的慣例,向其執行有關
慣例的供應商數目、以及有關慣例的執行
及監察方法
供應鏈管理


描述參照備註

層面B6:產品責任
一般披露有關:
(a)政策;及
(b)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
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關鍵績效指標B6.1已售或已運送產品總數中因安全與健康理由
而須回收的百分比。

關鍵績效指標B6.2接獲關於產品及服務的投訴數目以及應對方

關鍵績效指標B6.3描述與維護及保障知識產權有關的慣例
關鍵績效指標B6.4描述質素檢定過程及產品回收程序
關鍵績效指標B6.5描述消費者資料保障及私隱政策,以及相關
執行及監察方法

產品責任
不適用並無有關供給品的回收事件。

不適用
產品責任
不適用
產品責任
於本年度,並無接獲任何經查明屬實
的投訴。

回收程序與我們的營運無關。



描述參照備註

層面B7:反貪污
一般披露有關:
(a)政策;及
(b)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
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關鍵績效指標B7.1於報告期內對發行人或其僱員提出並已審結
的貪污訴訟案件的數目及訴訟結果
關鍵績效指標B7.2描述防範措施及舉報程序,以及相關執行及
監察方法
層面B8:社區投資
一般披露有關以社區參與來了解發行人營運所在社區
需要和確保其業務活動會考慮社區利益的
政策
關鍵績效指標B8.1專注貢獻範疇(如教育、環境事宜、勞工需
求、健康、文化、體育)
關鍵績效指標B8.2在專注範疇所動用資源(如金錢或時間)

反貪污

不適用

反貪污

回饋社區

回饋社區

不適用


企業管治常規

本公司致力維持良好的企業管治以提升問責性及透明度並保障股東的權益。


於本年度及直至本報告日期(「相關期間」),本公司已採納GEM上市規則附錄十五所載之企業管治常規守則
(「企業管治守則」)。經向董事作出特別查詢後,全體董事已確認,彼等於相關期間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規

定標準。


董事證券交易

本公司已採納
GEM上市規則第
5.48至5.67條作為董事就本公司股份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行為守則」)。

經向本公司作出特別查詢後,全體董事已確認,彼等於相關期間已全面遵守行為守則所載之規定交易準則。


董事會

本公司由一個具有效率的董事會領導;董事會負有領導及監控本公司之責任,並集體負責統管及監督其事務
以促進本公司成功。董事就本公司之最佳利益作出客觀決定。董事會定期召開會議,並每年定期召開董事會
會議最少四次,大約每季一次。


董事會構成

本公司堅持認為董事會應由均衡的執行及非執行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以使董事會具備獨立性,
從而有效作出獨立判斷,以及非執行董事應具備足夠才幹及人數,以令彼等的意見具有影響力。



於本報告日期,董事會由以下七位董事組成:

執行董事

蒙景耀先生(主席)
莊秀蘭女士(行政總裁)
袁建中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獨立非執行董事」)

林魯傑先生
林明毓先生
鄧智偉先生
袁双順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董事及委員會成員之出席記錄

各董事於本年度舉行之本公司定期董事會會議、董事委員會會議及股東大會之出席記錄如下:

出席於本年度舉行的會議數目

於相關董事的任期內舉行的會議數目

於2019年
12月20日
定期舉行的本公司
董事會審核提名薪酬股東週年大會
會議委員會委員會委員會(「股東週年大會」)

舉行的會議數目
4 5 1 2 1
執行董事
蒙景耀先生(主席)
莊秀蘭女士(行政總裁)
袁建中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4/44/4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1/1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4/4
不適用
1/11/1
不適用
獨立非執行董事
林魯傑先生
林明毓先生
鄧智偉先生
袁双順先生(於
2020年8月1日獲委任)
4/4
4/4
4/4
不適用
5/5
5/5
5/5
不適用
1/11/1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2/2
2/2
不適用
1/10/11/1
不適用

各董事的履歷詳情載於本報告「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一節。



遵照
GEM上市規則第
5.05(1)、5.05(2)及5.05A條的規定,本公司已委任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成員
人數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至少一名具備適當的專業資格,或具備會計或相關的財務管理專長。獨立非執行董
事為董事會帶來廣泛的業務及財務專業知識、經驗及獨立判斷。全體獨立非執行董事透過積極參與董事會會
議及在各董事委員會供職,將對本公司作出多方面貢獻。


本公司已收到各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年度獨立身份確認書,本公司認為,根據GEM上市規則第5.09條所列各項
指引,有關獨立非執行董事均為獨立人士。


本公司亦已就針對董事的法律訴訟作出適當投保安排。


委任、重選及罷免

根據經修訂及經重列組織章程細則(「組織章程細則」),全體董事均須至少每三年輪席退任一次。任何獲董事
會委任(i)以填補董事會臨時空缺之新任董事僅任職至其獲委任後的本公司首屆股東大會,並須於該大會上參
與重選;及
(ii)作為董事會之新增成員之新任董事可任職至下屆股東週年大會為止,屆時合資格重選連任。


角色及職責

董事會負責本集團整體管理,而本集團業務之一切日常營運及管理工作已轉授予以本集團行政總裁為首的管
理層負責。



董事會之主要職責為:


-設定長期目標及策略;
-審批主要政策及指引;
-編製及審批財務報表、年報、中期報告及季度報告;
-審批主要資本開支、收購及出售事項;
-審批關連交易;
-審批重大借款及開支;
-檢討及監察內部監控及風險管理;及
-宣派及建議支付股息



董事會亦負責本集團之企業管治職能,包括:

-發展及檢討本集團之企業管治政策及常規;

-檢討及監察董事及高級管理層之培訓及持續專業發展;

-檢討及監察本集團在遵守法律及監管規定方面之政策及常規;

-發展、檢討及監察僱員及董事之行為守則及合規手冊;及

-檢討本集團遵守企業管治守則之情況及企業管治報告所作之披露。


於相關期間內,董事會已檢討及討論本集團的企業管治政策,並對本集團企業管治政策的成效感到滿意。


董事委員會

為使董事會工作更為順利,董事會已成立三個董事委員會,分別為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
(「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以監督本集團各項具體事務。各董事委員會本身備有涉及其
權限及職責的職權範圍,有關職權範圍由董事會批准並定時審視。各委員會之職權範圍已刊登於本公司及聯

交所網站。


各董事委員會已提供足夠資源以履行其職責,及於合理要求時可在適當情況下尋求獨立專業意見,費用概由
本集團支付。


審核委員會

本集團已於2017年12月14日遵照GEM上市規則第5.29條及企業管治守則第C.3.3段成立審核委員會,並制定
書面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為(其中包括)(a)就委任、續聘及罷免外部核數師向董事會作出推薦建
議,並批准委聘外部核數師之薪酬及條款;(b)審閱財務報表、年報及賬目、半年度報告及季度報告以及其中
所載的重要財務報告判斷;及(c)審閱財務監控、內部監控及風險管理系統。我們的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
執行董事組成,即林魯傑先生、林明毓先生及鄧智偉先生。鄧智偉先生為審核委員會主席。


於本年度,審核委員會舉行四次會議,並於會上審閱及討論(i)本集團於本年度之綜合財務業績,包括本集團
所採納之會計準則及慣例,
(ii)本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之情況及本企業管治報告之披露資料,
(iii)本集團風險
管理及內部監控制度以及本集團內部審核職能之成效,(iv)審議、採納及
╱或向董事會推薦審核委員會的職
權範圍的修訂。審核委員會亦就此向董事會提供建議以供考慮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續聘
Deloitte & Touche
LLP(「Deloitte」)為本公司外聘獨立核數師。



提名委員會

本集團已於2017年12月14日遵照企業管治守則第A.5.2段成立提名委員會,並制定書面職權範圍。提名委員
會的主要職責為(其中包括)
(a)至少每年一次審閱董事會架構、規模及組成(包括技術、知識及經驗)並就配
合企業策略而對董事會提出的任何建議變更作出推薦建議;(b)物色合資格成為董事會成員的合適人選,並挑
選或就篩選獲提名出任董事職位之人選向董事會作出推薦建議;(c)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及(d)就董
事委任及繼任計劃向董事會作出推薦建議。我們的提名委員會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即林魯傑先生及林明毓
先生)及一名執行董事(即蒙景耀先生)組成。蒙先生為提名委員會主席。


年內,提名委員會舉行三次會議,其於會上
(i)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
(ii)就於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上考
慮重新委任所有退任董事向董事會提出建議,(iii)考慮並批准任命董事,及(iv)考慮、採納及
╱或向董事會推
薦董事會多元化政策、提名政策及提名委員會職權範圍的修訂。


薪酬委員會

本集團已於2017年12月14日遵照GEM上市規則第5.35條及企業管治守則第B.1.2段成立薪酬委員會,並制定
書面職權範圍。在董事或其任何聯繫人不應參與決定其薪酬的原則下,薪酬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為(其中包括)
就(a)全體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及架構;
(b)制訂薪酬政策建立正式及透明程序;
(c)執行董事及高級管
理層的薪酬組合,包括實物利益、退休金權利及賠償付款(包括因離職或終止職務或委任應付的任何賠償);
及(d)非執行董事的薪酬向董事會作出推薦建議。我們的薪酬委員會由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即林明毓先生及
鄧智偉先生)及一名執行董事(即莊秀蘭女士)組成。林明毓先生為薪酬委員會主席。


年內,薪酬委員會舉行四次會議,其於會上(i)審閱全體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及架構以及薪酬組合,


(ii)考慮及批准執行董事的薪酬組合。概無董事參與釐定本身的薪酬。


董事會多元化政策

於相關期間,董事會已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董事會多元化政策」),該政策載列達致本公司可持續及平衡
發展以提升本公司表現質素的方法。


本公司在設定董事會組成時,會從多個方面考慮董事會成員多元化,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
背景、行業經驗、技術及專業經驗、技能及
╱或資格、知識、服務期限及於董事職位投放的時間。本公司亦
將考慮有關自身商業模式及不時的特殊需求等因素。最終將按候選人的長處及可為董事會提供的貢獻而作決
定。


提名委員會已審閱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以確保其有效,並認為本集團已於相關期間達成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
的目標。


提名政策

本公司已採納提名政策(「提名政策」),目的為識別及評核候選人,供董事會提名委任或供股東選舉為董事。

提名委員會於評核及遴選董事職位之候選人時將考慮(其中包括)以下標準:


.信譽;
.於相關行業及其他相關領域的成就、經驗及信譽;
.承諾對本公司業務投放充足時間、利益及關注;
.各方面多元性,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經驗(專業或其他)、技能及知識;
.能夠協助及支持管理層及對本公司成功作出重大貢獻;
.符合
GEM上市規則第
5.09條所指就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標準;及
.提名委員會或董事會可能不時釐定的任何其他相關因素。

每項建議新委任、推選或重選董事將由提名委員會根據提名政策中載列之標準及資格進行評估及
╱或考量。

提名委員會將向董事會及
╱或股東提供推薦建議,供其考慮及作出決定。



股息政策

本公司已根據企業管治守則第E.1.5條守則條文採納股息政策(「股息政策」)。本公司考慮派付股息之政策乃在
於讓本公司股東分享本公司利潤的同時,確保保留足夠儲備供本集團未來增長所用。


根據股息政策,董事會在決議是否建議派付股息及釐定股息金額時將考慮(其中包括):


.本集團之整體財務狀況;
.本集團之資本及債務水平;
.業務營運、業務策略及日後發展需求之未來現金需求和供應;
.本集團之放款人可能施加的任何派付股息限制;
.整體市況;及
.董事會認為適用之任何其他因素。

本公司派付股息亦視乎開曼群島公司法及任何其他適用法律、規則及法規和組織章程細則之任何限制而定。

董事會將不時審閱該政策,且概不保證會就任何特定期間建議或宣派股息。


獨立非執行董事

各獨立非執行董事已與本公司訂立初步任期為期一年的委任函,相關委任函可由任何一方發出至少一個月的
書面通知予以終止。此外,獨立非執行董事須根據組織章程細則於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席退任及膺選連任。


本公司已接獲各獨立非執行董事根據GEM上市規則第5.09條的規定發出之有關其獨立性的年度書面確認書。

本公司認為,根據GEM上市規則所載獨立性指引,本年度全體獨立非執行董事(即林魯傑先生、林明毓先
生、鄧智偉先生及袁双順先生)均為獨立人士。



董事就任培訓及持續專業發展

每名新獲委任的董事均在首次受委任時獲得正式、全面兼特為其而設的就任須知,以確保其對本公司的運作
及業務均有適當的理解,以及完全知悉董事在法規及普通法、
GEM上市規則、法律及其他監管規定以及本公
司的業務及管治政策下的職責。本公司將不時向全體董事提供簡報,以增進及重溫彼等職責及責任相關的知
識與技能。


根據企業管治守則守則條文第A.6.5條,全體董事均應參與持續專業發展,以發展及更新其知識及技能,以確
保其在知情不相關情況下對董事會作出貢獻。根據本公司備存的培訓記錄,全體董事均已於本年度參與有關
其作為董事履行職責之持續專業發展。


處理及發佈內幕消息

本公司已制訂且維持處理及發佈內幕消息的程序及內部監控。本公司已根據GEM上市規則第5.46至5.67條就
董事進行本公司證券交易採納一套行為守則。本集團的其他僱員如可能持有本公司的內幕消息亦須受制於買
賣限制。本集團嚴禁未經授權使用保密或內幕消息,或為任何個人利益而使用有關消息。任何內幕消息及任
何可能構成內幕消息的資料均被立即識別、評估及上報董事會,並由董事會決定是否有需要作出披露。內幕
消息及根據
GEM上市規則須予以披露的其他資料將於適當時候在聯交所及本公司各自的網站內公佈。


高級管理層薪酬

年內,高級管理層的薪酬範圍列示如下:

薪酬範圍(港元)人數


0港元至
1,000,000港元


有關董事及五名最高薪僱員的薪酬的進一步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11。



董事對綜合財務報表的責任

董事知悉彼等須負責編製本集團的財務報表。董事亦知悉彼等須負責確保按時刊發財務報表。董事並未知悉
任何可能對本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的重大不明確因素。


本公司外聘獨立核數師
Deloitte & Touche LLP就其對本集團綜合財務報表的報告責任發表的聲明載於本報告
所附獨立核數師報告。


獨立核數師酬金

年內,已付
╱應付
Deloitte及其聯屬公司的費用載列如下:

描述新加坡元

審核服務-年度審核
115,000
非審核服務-稅務服務費用
6,000

總計
121,000

公司秘書

鄧露娜女士自2018年9月7日起獲委任為本公司的公司秘書。年內,鄧女士已遵照GEM上市規則第5.15條進
行了不少於
15小時的相關專業培訓。


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

董事會負責建立、維持及審查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董事會須確保本公司建立及維持有效風險
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以達致目標並保障股東利益及本公司資產。


董事會持續監督本集團的整體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同時,本集團致力於識別風險、控制已識別
風險的影響及促進協調緩解風險措施的實施。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符合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綜合框架
2013年原則。有關原則旨在管理而非消除
不能達成業務目標的風險,並僅可對重大錯誤陳述或損失提供合理但並非絕對的保證。



本集團已制定風險管理政策,當中載有影響業務的主要風險的識別、評估及管理過程。



1.
各部門負責每季度識別及評估其部門內的主要風險,並制定可管理已識別風險的緩解計劃。

2.
管理層負責監督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活動與各部門出席季度會議,確保主要風險得到妥善管
理,以及識別並記錄新出現的或變化中的風險。

3.
董事會負責檢討及批准本集團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及充分性。

風險管理框架與內部控制確保與我們不同業務部門相關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且符合本集團的風險承受能力。


本集團並無內部審計部門。惟本集團已就是否需要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年度審閱。鑒於本集團的公司及業
務架構相對簡單,董事會在審核委員會的協助下直接負責本集團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包括財務、營運
和合規控制及風險管理職能)並審閱其有效性。


年內,本集團委聘外聘顧問
CT Partners Consultants Limited,對本集團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檢討。檢討涵蓋
本集團提供及維持音響及通訊系統及相關服務的若干程序,並對改善及加強內部控制系統作出推薦建議。概(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