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同仁堂科技:海外监管公告-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跟踪评级报告 同仁堂科技 : 海外监管公告-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跟踪评级报告

时间:2020年06月30日 11:51:10 中财网

原标题:同仁堂科技:海外监管公告-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跟踪评级报告 同仁堂科技 : 海外监管公告-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跟踪评级报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e2.png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666)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而作出。




茲載列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的《北京同仁堂科
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債券(第一期)跟蹤評級報告》,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顧海鷗

董事長









中國,北京

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顧海鷗先生、金濤先生、馬觀宇先生、吳倩
女士、王煜煒先生及房家志女士;獨立非執行董事丁良輝先生、陳清霞女士及詹
原競先生。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跟踪
评级报告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Shanghai Brilliance Credit Rating & Investors Service Co., Ltd.




跟踪评级概述





编号:【新世纪
跟踪
(20
20
)
100576



评级对象: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16
同仁堂














主体
/
展望
/
债项
/
评级时间











本次跟踪:


AA
+
/
稳定
/A
A
+
/
20
20

6

24












前次跟踪:


AA
+
/
稳定
/A
A
+
/
201
9

6

6












首次评级:


AA
+
/
稳定
/AA
+
/2016

7

2
6

















主要财务数据
及指标









2017



2018



2019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母公司口径数据:


货币资金


11.26


9.96


16.5
0


刚性债务


10.47


1
0.
14


1
3.74


所有者权益


40.87


43.82


47.03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2.01


3.61


5.03


合并口径数据及指标:


总资产


88.76


97.70


104.70


总负债


24.16


24.93


30.55


刚性债务


11.65


11.
3
3


14.
2
8


所有者权益


64.60


72.77


74.15


营业收入


50.25


50.60


44.76


净利润


9.70


10.06


7.41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6.80


9.85


10.52


EBITDA


12.
73


13.
10


1
1.25


资产负债率
[%]


27.22


25.52


29.18


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


比率
[%]


554.70


64
2.39


498.32


流动比率
[%]


488.27


495.31


448.63


现金比率
[%]


269.34


273.38


252.96


利息保障倍数
[

]


34.21


34.49


1
5.65


净资产收益率
[%]


15.71


14.65


10.09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与
流动负债比率
[%]


50.32


68.09


66.11


非筹资性现
金净流入量
与负债总额比率
[%]


3.29


4.27


54.38


EBITDA/
利息支出
[

]


36.68


38.06


1
8.24


EBITDA/
刚性债务
[

]


1.
09


1.16


0
.79




注:
根据
同仁堂
科技
经审计的
20
1
7

20
1
9
年财务数据整理、
计算。












分析师





贾飞宇
jfy
@shxsj.com


王婷亚
wty
@shxsj.com


Tel

(021) 63501349 Fax: (021)63500872





上海市汉
口路
398
号华盛大厦
14F


http://www.shxsj.com















































跟踪
评级观点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本
评级机构)对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同仁堂科技
、该公司或公司)发行的
16

仁堂
的跟踪评级反映了
2
01
9
年以来
同仁堂科技

外部环境、品牌

财务结


融资渠道
等方面

持优势
,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在
产品供应、
原材料
价格波动、汇率波动

存货跌价等方面
继续面临
压力。



主要
优势:


. 良好
的外部环境


受益于
国家
政策扶持
的力度
不断加大,
以及民众对
养生保健需求

增长,
中医药行业
的发展前景向好。

. 品牌
优势。

同仁堂科技中成药产品继续保持

品牌影响力,产品在市场中仍具有较强的竞争



. 负债经营程度低

财务结构
保持
稳健


同仁堂
科技负债经营程度低
,财务结构
保持
稳健




刚性债务规模小,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保持

好,
货币资金存量
充足,
可为即期债务的偿付
提供充足的保障


. 融资
渠道畅通


同仁堂科技作为上市公司,通
过资本市场补充资金能力强,融资渠道畅通




主要
风险:


. 产能释放
压力


跟踪期内,同仁堂科技

新旧
产能交替
及新生产线的调试运行

原因
导致
产品供应
、销量下降,
2
019

营业收入
下滑明

。现阶段公司产品转移尚未完成,
短期内或
将持续面临
产能释放
压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
及存货跌

风险


受通货膨
胀、自然灾害、供求关系等影响,中药材价格
波动较大,从而对同仁堂科技的中成药生产成
本产生影响,公司面临一定的成本控制压力


另外,公司
库存中
原材料和产成品
较多,存货



规模较大
,面临一定

存货跌价损失风险。

. 经营

控压力


同仁堂科技
作为国内中药知名企
业及上市公司,受到的媒体及公众关注度及监管
力度较高,需关注突发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



同时,医药
产品
关系
国计民生,公司
面临持
续的产品质量控制压力







. 未来展望


通过对
同仁堂科技
发行的
本期
公司债
主要信用风
险要素的分析,本评级机构
维持
公司
A
A
+
主体信
用等级,评级展望为
稳定
;认为
本期
公司债
还本
付息安全性
很高
,并
为维持
本期
公司债
A
A
+
信用
等级。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跟踪
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原因


按照

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简称

1
6
同仁堂



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
同仁堂
科技
提供的
经审计的
201
9
年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对
同仁堂
科技
的财务状况、经营
状况、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
等方面因素,
进行了
定期
跟踪评级。




公司
2
01
6
年以来发行

债务融资工具情况如图表
1
所示。

公司根据市
场环境和公司实际情况,

2019

6

19
日将
16
同仁堂的票面利率由
2.95%
调整为
4.35%
,计息方式和付息方式保持不变
(未进行回售)




图表 1. 公

201
6
年以来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概况
(亿元)


债项




发行金额


期限


票面
利率


(当期)


发行时间


本息兑付情况


16
同仁堂


8
.00


5

3+
2




4.35


2016

7



未到期

正常
付息




资料来源:
Wind


业务


1. 外部环境


(1) 宏观
因素


2020
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原油市场动荡影响下,境外金融
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衰退概率大幅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均已
进入危机应对模式,全球流动性风险暂缓但债务风险将有所抬头。受境内外疫
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压力陡增,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显著加大
。在国内疫情
基本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秩序仍

恢复状态,经济增长长期向好、保
持中高速、高质量发展的
大趋势








2020
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和原油市场动荡影响下,境外金融
市场特别是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股票、能源及化工产品价格均出现大跌,全
球经济衰退概率大幅上升。本轮金融市场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发
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长期宽松下,杠杆率高企、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而实体经济
增长明显放缓,导致金融脆弱性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及财政政策均已进入危



机应对模式,其中美联储已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至
0
且重启
了量化宽松政策、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推出了巨量的资产购买计划。空前的全球性政策宽松有
利于暂时缓解流动性风险和市场的悲观情绪,但高杠杆下的资产价格下跌以及
经营受阻引发的全球性债务风险将有所抬头。



境内外疫情的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造成了明显冲击,供需两端均大幅下
滑,就业和物价稳定压力上升。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我国经济
秩序正有序恢复,消费有望在需求回补以及汽车等促消费政策支持下逐步回
稳;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基建加码将有力对冲整体投资增长压
力;对外贸易在海外疫情未得到控制前面临较大压力,贸易冲
突仍是长期内面
临的不稳定因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推进较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的大趋势不变,而工业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在高杠杆约束下需谨防资产
泡沫风险以及中央坚定发展实体经济的需求下,房地产调控政策总基调不会出
现较大变化但会呈现一定区域差异。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不断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推
进。



为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骤升的复杂局面,我国各类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显著
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赤字率的提高、特别国债的发行以
及地方政府专项债
券规模增加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保驾护航;地方政
府举债融资机制日益规范化、透明化,稳增长需求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上升
但风险总体可控。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多次降准和下调公开市场
操作利率,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修复提供了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再
贷款再贴现、大幅增加信用债券市场净融资规模以及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定向
金融支持政策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流动性压力,
LPR
报价的下行也将带动实体
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前期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金融去杠杆为金融市场在疫情
冲击下的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金融系统资本补充有
待进一步加强,从而
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疫情并未改变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决心,中美第一阶段
协议框架下的金融扩大开放正在付诸行动,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
进,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资本市场中
外资持有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主要经济体利率水平较低及我国资本市场开放
加快的情况下,人民币计价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加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正处在转变
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2020

,是我国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坚持稳字当头”将是我国经济工作
以及各项政策的重要目标。短期内,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在一揽子宏观
政策推动下将逐步得到缓释。从中长期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有望长期向好并保持中高
速、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地缘政治、国际经济金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



国内杠杆水平较高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依然会伴随着区域结构性
风险、产业结构性风险、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构性摩擦风险以及国际不确定性
冲击因素的风险。



(2) 行业
因素


我国政府长期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加
快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
行业整体
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

中药行业作为医
药制造业子行业之一,行业增速、盈利能力总体高于其他医药细分行业。但同
时,原材料中药材价格在供应紧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作用下,呈现
波动
上涨趋势
,对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形成较大成本控制压力




A. 行业概况


医药制造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
2025
和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化速度也不
断加快
。城镇化使得人们医
疗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服务便利性提高,从而促进医药需求。同时,由于医
疗保健支出与年龄呈正相关性,
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
药品
需求
始终具备刚性特征
。而新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家加大医保投入
,医保扩容亦
刺激了抑制的医药需求,促进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不断发展




2019

度,
我国医药制造行业
1规模以上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
23
,
908.6
0
亿
元,同比增长
7
.40%
;利润总额
3
,
119.5
0
亿元,同比增长
5.90
%
。受仿制药
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推进、化学药品注册新分类改革方案初步实施、
药品集中采购
试点


两票制
”全面
实施

医改深化推进
的影响,
我国医药制
造行业
营业收入
增速依旧维持低位

利润增速大幅下滑。随着带量采购等政
策的落地及全国推广,预计
行业内
企业短期内仍将承受较大的
经营
压力。



1
根据国家
统计局发布的
公告
为全面反映工业企业收入规模,从
2019
年起
用“营业收
入”替代“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指标相应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
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0

第一季度,
我国医药制造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
5
,
018.70
亿元,同比减少
8.90
%
;利润总额
614.1
0
亿元,同比
减少
15.70
%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一级响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控疫情,
药企
供应商和客户等均受到不同程
度影响,导致

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无法按期正常
开展,短期内对
医药企业

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目前国内疫情

得到
有效控制

医疗
秩序
逐步
恢复
正常,
疫情

医药企业后续
经营
的负面影响
较为有限





图表 2. 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
收入及盈
利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国家统计局


从医药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城
镇化等因素保证了我国医药行业刚性需求的稳步增长,加之医疗改革和国家政
策的不断深化推进,医药行业发展前景仍保持良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2013

9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2020
年我国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预计将达到
2.43
亿,
2025
年或将突破
3
亿。随着人口结构
的老龄化,未来中国医药市场将持续扩容,刚性需求逐步上升。同时,目前我
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而城镇化将促进
其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市接轨,进而带动基层、县医院的发展,
为医药消费带来巨大增量。



图表 3. 201
4
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重要影响因素变化情况


项目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我国人口数(亿人)


13.68

13.75

13.83

13.90

13.95

14.00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



15.55

16.10

16.70

17.30

17.90

18.13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5.97

6.66

7.44

11.77

13.45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亿元)


8.13

9.31

10.77

14.4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88

3.12

3.36

3.64

3.93

4.24


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

(亿人次)


76.02

76.93

79.30

81.80

84.20

77.45

卫生费用(

亿元)


3.53

4.10

4.63

5.26

5.91





数据来源:
Wind
、新世纪评级整理


中药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子行业之一,具体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行业。中药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体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
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
临床功效,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且其作为我国的民族医药产业,
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推动中药
现代化工作的开展,中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与化学药品不同的是,
目前我国中药行业
受到行政保护,进入壁垒相对较高,且中药销售市场相当一
部分为零售市场,受政策调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中药行业盈利水平总体



高于其他医药子行业




未来,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将更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
开发中成药新药及天然药物,发挥中医药特点优势,满足国内外回归自然、崇
尚天然药物的需求。另外,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后的消费升级还使人们对药品不
良反应及副作用问题愈发重视,疾病预防、保健、日常养生及滋补等方面需求
将不断增长。预计未来中药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将继续上升。



中药行业与上游的中药材行业之间存在较
强的关联性。中药材是中药制造
行业的原材料,其供应数量、质量和价格将直接影响中药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材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栽培、引种驯化野生药材、引
进国外中药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品
种不断获得丰富。然而,中药材生产受到气候、环境、日照等自然因素影响,
其变化可能影响药材正常生长,从而导致产出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野生药材
的过度采挖,中药资源受到破坏,加之国家对珍稀野生药材实行禁采和限采,
导致部分原材料出现短缺,价格呈现波动
上涨趋势
;此外,由于我国中药材种
植滞后
于农业发展,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上涨也导致国内中药材价格的
上涨,并对中成药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形成较大压力




图表 4. 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
Wind
、新世纪评级整理


B. 政策环境


近年我国出台了多项中医药政策扶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201
7

6

中医

管理局
发布的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进一步
完善中医药国
际标准

形成不少于
50
项药典标准和
100
项行业标准,并完成多个中成药品
种在欧美地区作为药品注册;建立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2018

国家出台
《全国道地
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
划(
2018

2025
年)》的文件;
2019

发布
《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
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地方政府则积极布局,我国中医
药行业将健康向好发展
相关
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利于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0
年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药在疫情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减少

者从



普通型症状
向重型发展;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





机体康复。长远来看,随着国家系列政策支持,以及人们养生保健需求增
长,对中医药的重新认识和认可程度提升,中医药行业发展将
有所加快




图表 5. 近三年
我国重要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


内容


2017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
项规划》


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
50
项药典标准和
100
项行业标准,
实现
20

30
个中成药品种在
EMA
或者欧盟成员国作为传统药物注
册,完成
5

10
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建立
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的合作




2018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规划(
2018

2025
年)》



2020
年,建立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基本建成道地药材资源
保护与监测体系,加快建设覆盖道
地药材重点产区的生产基地。到
2025
年,健全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构建完善的道地药材
生产和流通体系,建设涵盖主要道地药材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面加强道地药材质量管理,良种覆盖率达到
50%
以上,绿色防控实
现全覆盖。



2019



关于印发诊所改革试点地区中
医诊所和中医(综合)诊所基
本标准(
2019
年修订版)的通



各试点城市卫生健康行政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诊所和中

(
综合
)
诊所的监督管理,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落
实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19



关于在医疗
联合体建设中切实
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


包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推进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多种形
式的医联体、全面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加强政策保障。





数据来源:
Wind
、新世纪评级整理


C. 竞争格局
/
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行业处于小而散的市场竞争状况,行业集中度较低,
竞争较为激烈。但在国家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下,我国中药
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药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此外,
中药原材料
受宏观经济及炒作等
影响,
整体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虽然政
府干预做出了部分调整,但价格上移
趋势仍旧不容忽视。同时气候变化及自然
环境等因素对原料野生资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原料野生资源逐年减
少,对医药企业的资源规划和采购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表 6. 行业
内核心样本企业
基本数据
概览

201
9

/
末,
亿元,
%



核心样本企业名称

核心经营指标


(产品或业务类别)


核心财务数据
(合并口径)


营业收入


毛利率


总资产


资产负债



净利润


经营性净现
金流


以岭药业


58.25


63.84


90.69


12.31


6.03


0.69


同仁堂科技


44.76


4
7.83


104.70


29.18


7.41


10.52


片仔癀


57.22


44.24


88.11


20.90


13.87


-
8.79


东阿阿胶


29.59


47.65


116.54


13.99


-
4.45


-
11.20




资料来源:
新世纪评级
根据公开资料
整理。



D. 风险关注



公司所处行业风险主要来自

1

医药
制造行业

政府管制、药品招标
等药政
政策影响较大


2

中药制造企业数量
日益增多

行业集中度低,竞争
日益激烈
;(
3

受宏观经济及炒作等影响

中药原材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成
本控制压力加大。




2. 业务
运营


该公司“同仁堂”品牌知名度高


2019

公司
唐山玉田及北京大兴生产基

完工投产
,但
由于
产品
转移及
新生产线的调试运行
等环节所需时间较长,导致
生产供应不足影响
产品
销售,
加之市场竞争影响,
经营业绩
下滑明显

202
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
零售门店客流量减少,公司产品销量下降

第一季度
营业
收入同比下滑较多


此外,现阶段公司的生产
原材料大部分
仍需
外购,公司将
持续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控制压力。



该公司
仍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

销售业务,中成药销售收入为
公司
最主
要的收入来源

现有的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
感冒清热颗

等产品均具有
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2019
年公司
唐山玉田及北京大兴生产基地完工投产,但

新旧产能交替
(产品转移)及新
生产线
调试
运行

因素影响,
导致生产供应
不足影响产品销售,加之市场竞争影响,经营业绩下滑明显


2019
年公司

现营业收入
44.76
亿元,同比减少
11.53%

本期
毛利率
47.83%
,同比减少
2.07

百分点。

2019
年中药价格仍呈现波动
上涨,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主要经营所在地北京地区复工复产缓
慢,零售门店客流量减少,产品销量下降
,第一季度
营业收入
同比下滑
22.1
0
%

11.58
亿元
,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减少
31.32%




图表 7. 公司
主业
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市场覆盖范围/核心客户

核心驱动因素

中药产品


中国
内地
/
海外
21
个国家


横向规模化




资料来源

同仁堂科技


此外


公司还涉及广告服务和中医咨询服务,但规模很小,
201
9
年分别
实现业务收入
0
.
32
亿元

0.
4
3
亿元。



(1) 主业运营状况
/
竞争地位


图表 8. 公司核心业务收入及变化情况
(亿元,
%



主导产品或服务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营业收入合计


50.25


50.60


4
4.76


其中



主营业务
收入
(亿元)


49.41


49.59


43.90


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

%



98.33


98.01


98.07




资料来源:
同仁堂科技


该公司中成药产品主要分为丸剂、片剂、
液体制剂
、胶剂、颗粒剂几大类
剂型,合计拥有

余种系列产品,
销售额超过
500
万元的产品
50
余种
,产品
收入较为分散


其中六味地黄丸系列、金匮肾气丸系列、牛黄解毒丸系列
及感
冒清热系列产品
收入
占比相对较高。







图表 9. 公司主要产品
功效情况


序号

主要产品名称

主要用途

1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2

牛黄解毒片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3

感冒清热颗粒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4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资料来源:同仁堂科



该公司各类药品生产模式较为类似,主要以自有生产设备将各类原

药材
进行加工炮制,形成净药材,然后进行处方配料,再经过各种加工工序,制成
各类成品。

跟踪期内,公司原有的亦庄分厂、刘家窑分厂的部分生产线需要进

G
MP
再认
证,

唐山玉田及北京大兴生产基地虽然在
2019

4
月和
7
月先
后通过
G
MP
认证,但新旧生产基地之间产品转移、生产衔接及新生产线调试
运行等均需要时间,导致新产线于
2019
年下半年才陆续投产,因此
产能尚未
得到有效释放


现阶段,公司产品转移工作仍在继续,具体完成时间暂不确定。

受此影响,
2019
年公司六味地黄丸系列、牛黄解毒片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分别
减少
40.50%

6.01%




从各剂型产品的产销情况来看,
丸剂
产品
仍是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销售
收入比重
保持在
60%
左右

公司胶剂均为阿胶产品,
201
9

阿胶市场景气度
依然不
佳,
因此
暂未恢复
阿胶
产品

生产,后续

根据市场
视情况
逐步恢复

公司
其他剂型产品销售收入占比
相对较为稳定。

公司每年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情
况调整各类产品生产
计划及
推广力度

各类产品的产销率呈
波动态势,但整体
来看仍
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 10. 公司
各剂型产品
产销量情况

单位
:万盒、万元、
%



2017年

剂型

产量

销量

产销率

丸剂



8,458.08


10
,
307.29


121.86


胶剂


228.67


165.45


72.35


片剂



1,162.21


1
,
916.21


164.88


颗粒




3,117.07


2
,
697.68


86.55


口服液


867.21


1
,
120.14


129.17


其他


-

-

-

合计


13,833.24


16,206.77


-

2018年

剂型

产量

销量

产销率

丸剂


8
,
590
.00


9,416.82



109.63


胶剂


7.5
0


137.69



1,835.87


片剂


1
,
686
.00


1,808.13



107.24


颗粒剂


2
,
921
.00


2,910.48



99.64


口服液


1
,
101
.00


941.87



85.55


其他


-

-

-

合计


14,305.50


15,214.99


-




2019年

剂型

产量

销量

产销率

丸剂


7,034.67


7,858.71


111.71%


胶剂


-


154.81


-


片剂


1,332.94


1,318.60


98.92%


颗粒剂


3,251.53


3,101.82


95.40%


口服液


698.71


768.48


109.98%


其他


-


-


-


合计


12,317.85


13,202.42


106.87%




资料来源:
同仁堂科技


该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
各类
中药材


从主导产品的原材料看,六
味地黄丸的主要中药材成分为熟地黄、牡丹皮等;牛黄解毒片的主要中药材成
分为人工牛黄、桔梗等;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要中药材成分为荆芥穗、桔梗等;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中药材成分为茯苓、牡丹皮等。

目前公司
中药材
80%
以上

通过供应商采购,少部分可通过自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供应


此外
公司生产所
用的主要能源动力品种包括燃气、水、电等,均直接向市场购买。

跟踪期内,
公司
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
保证中药材的供应。

2019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
4.56
亿元,占采购总额比重的
29.15%
,采购
集中度仍保持较低水平。



该公司
拥有
6
个自建中药材生产基地,
分布于河北、湖北、安徽、浙江等

。但
由于
基地种植的药材品种有限,且在运输上有地域限制,
公司
大部分

材料仍需从外部采购


2019
年中药价格
呈现波动
上涨
态势

公司后续仍将

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结算方面,
公司外购原材料的供应商主要分为产地供
应商和贸易商,采购结算期一般为三个月,
同时
为确保所采购原料的供应质量,
公司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保证公司药品的质量安
全。



销售
方面

该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与经销商合作为主,同时通过自建营销团
队对渠道进行维护和管控的营销模式。公司销售渠道包括
OTC
市场和医疗市
场,其中
O
TC
市场
按照市场区域选择分销渠道较广、实力较强的一级经销商,
将药品分销至终端零售药店;在医疗市场,公司通过参与医疗招标的方式进入,
由指定医药流通企业将产品配送至医疗市场。

公司产品
销售账期一般在三个月
左右

与采购结算期相匹配
,结算方式包括票据和
电汇





跟踪期内

该公司
继续
推动营销组织机构改革
,成立
4
个产品事业部,强
化对品种的多项管控,同时成立助销管理部和战略合作
事业部,逐步提升市场
运营能力。

海外市场方面,
公司部分产品通过同仁堂国药销往海外市场,
2019
年公司
海外业务范围已覆盖国内以外
20
余个国家及地区,实现
销售收入
9.9
4
亿元,
同比
增长
2.6
9
%



由于涉及的交易币种较多,公司面临了一定的汇率
波动风险





(2) 盈利
能力


图表 11. 公司
盈利
来源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
同仁堂科技
所提供数据绘制。



注:经营收益
=
营业利润
-
其他经营收益


该公司
收入及
盈利

主要来自
中药销售业务,
201
9

营业收入和
毛利分别

44.76
亿元和
2
1.41
亿元,
分别
同比减少
11.53%

15.20
%


费用方面,
2019
年公司期间
费用
11.2
5
元,同比减少
8.91%

本期
期间费用率
25.13%
,同比增

0.72
个百分点。公司期间费用
主要由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构成

2019


别为
7.19
亿元

3.52
亿元

分别
同比减少
1
7.07
%
、增加
6
.79
%
。其中销售费
用下降较多
主要是
广告及宣传推广费
下降
所致。

公司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规模
不大,
2019
年分别为
-
0.07
亿元和
0.61
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同比
增加
60.07
%

主要是
银行
借款
及债券利息支出
增加所致。



图表 12. 公司
营业利润结构分析


公司营业利润结构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营业收入合计(亿元)


50.25


50.60


44.76


营业
毛利(亿元)


26.07


25.25


21.41


期间费用率

%



27.20


24.41


25.13


其中:
销售
费用率

%



1
7.25


17.13


16.05


全年利息支出总额
(亿元)


0.35


0.34


0.
57


其中

资本化利息数额
(亿元)


0.13


0.19


0.21




资料来源:根据
同仁堂科技
所提供数据
整理




该公司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及营业外收入
规模
不大,
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
利润影响
有限

201
9
年分别为
29
.33
万元、
1
,
627.13
万元和
114.77
万元,其中
其他收益主要是与公司日常经营有关的政府补贴及补偿款等。

此外,
公司每年
因存货跌价产生一定的资产减值损失,
2019
年为
4
,
861.35
万元,同比变化不
大。



图表 13. 影响
公司
盈利的其他因素
分析


影响公司盈利的其他因素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投资净收益(

元)


21.55


-
102.14


29.33





影响公司盈利的其他因素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其他收益


元)


1,212.49


2,353.63


1,627.13


营业外收入(

元)


47.14


137.95


114.77


资产减值损



元)


3,446.95


4
,
425.01


4,861.35


信用减值损失


元)


-


605.54


-
2
,
011.39




资料来源:
根据
同仁堂科技
所提供数据
整理




201
9
年,该公司
营业
利润及净利润分别为
9.26
亿元及
7.41
亿元,
分别


减少
23.39%

26.29%

本期
营业利润率及净利润率分别为
20.69
%

16.56
%
,分别同比减少
3.20
个百分点和
3.32
个百分点




(3) 运营规划
/
经营战略


未来,该公司将继续以中成药
生产

销售
为核心,
加强对生产供应、市场
营销的调控
,保证与生产进行良好的衔接
,实现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大兴
分厂及唐山
玉田
2
家生产基地的投产,公司将不断加强对整体生产的统筹调度
能力,结合各品种、剂型、工序等特点,从设备、工艺和物料等方面提前部署,
灵活调控生产节奏,形成品种供应合力,寻求产能产量的新突破。



管理



公司系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同仁堂股份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

北京市
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跟踪期内股权结构保持清晰




该公司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截至
201
9
年末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
限公司(简称“同仁堂股份”)持有公司
46.85%
的股权,为公司直接控股股
东。

同仁堂股份
201
9
年末合并口径资产总额为
20
9.22
亿元,合并口径所有
者权益
14
6.60
亿元,当年实现合并口径销售收入
1
32.77
亿元,净利润
1
5.62
亿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一直是北京市国资委

股权结构清晰




2019

3
月,该公司原董事长高振坤由于工作变动原因
辞任公司执行董
事、董事长等职务

2019

6
月,公司董事会选举
顾海鸥
担任董事长、提名
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此外,公司原党委书记、总审计师白建、副总经理刘存

及郭桂芹均于年内退休,
相关岗位缺口已及时填补




跟踪期内

该公司关联交易仍主要包括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关
联方销售
中药相关产品

提供广告代理服务

采购中药相关产品

支付商标
使用费、仓储费及租赁费用



其中
采购
中药相关产品
的关联交易金额
201
9
年为
1.56
亿元

销售
中药相关的产品
关联交易金额

9.27
亿元

与上年相比
变化均不大


公司与关联方的定价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并经双方
协商确定。



根据
该公司提供
的《企业信用信息报
告》(
2020

3

4


,公司不存



在未结清违约记录及重大诉讼情况。此外根据公开信息,公司债券

付正常




图表 14. 公司不良行为记录列表

跟踪期内



信息类别

信息来源

查询日期

控股股东

母公司

核心子公司

存在担保等风
险敞口的非核
心子公司

欠贷欠息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


2020/3/4


不涉及











各类债券还
本付息


公开信息披露


2020/3/4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诉讼


公司年报及
公开信息


2020/5/25














工商


公司年报及
公开信息


2020/5/25














质量


公司年报及
公开信息


2020/5/25














安全


公司年报及
公开信息


2020/5/25
















资料来源:
根据
同仁堂
科技
所提供数据
及公开信息查询,并经新世纪评级整理




财务


跟踪期内,该公司
负债总额有所增长,但负债经营
程度
依然低,
财务结构
保持
稳健
;公司
货币资金存量充足,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整体偿债能力


强。



1. 数据与调整


普华永道
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该公司的
201
9
年财务报
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执行
财政部于
2006

2

15
日及以后期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各项
具体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




截至
201
9
年末,该公司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共
41
家,
跟踪期内
未发生


变化





2. 资本结构


(1) 财务杠杆


图表 15. 公司
财务杠杆水平变
动趋势





资料来源:
根据
同仁堂科技
所提供数据绘制。



该公司负债规模
一直
较小,
201
9
年末
公司
负债总额为
30.55
亿元,
较上
年末增长
22.56%
,主要是银行借款和应付工程设备款增加所致

本期
末资产
负债率为
2
9.18
%

仍处于较低水平,
财务风险可控。权益方面,公司所有者
权益保持增长

201
9
年末

7
4.15
亿元,较上年末
小幅
增长
1.89
%
。由于债
务总额增幅高于股东权益

2019
年末
公司
权益
负债比有所下降,为
242.67
%


根据利润分配政策

公司
现阶
段每年进行现金分红

派息比率较高




图表 16. 公司近年分红情况


核心
指标


2017



201
8



2019



现金
股息总额

亿
元)


2.18


2.31


2.0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

亿
元)


6.67


6.78


4.18


派息
比率
(%)


32.6
6


34.62


49.07




资料来源:
根据
同仁堂科技所提供数据绘制。




(2) 债务结构


图表 17. 公司
债务结构及核心债务





核心债务


2016
年末


2017
年末


201
8
年末


201
9
年末


刚性债务(亿元)



11.80



11.65


11.33


14.
2
8


应付账款(亿元)



6.03



7.28



7.06


6.32


应付职工薪酬
(亿元)


0.50


1.10


1.14


0.84


其他应付款(亿元)



2.11



1.47



2.
4
9


4.61


刚性债务占比(
%




51.32



48.20


45.44


46.74


应付账款占比(
%




26.22



30.13



28.31


20.69


应付职工薪酬占比

%



2.17


4.55


4.57


2.74


其他应付款占比(
%




9.20



6.06



9.9
9


1
5.09




资料来源:
根据
同仁堂科技
所提供数据绘制。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



司流动负债占比

略高


2019
年末长期借款
余额较上年末增加较多,非流动负债占比上升,因此
长短期债务
较上年末增

13.77
个百分点至
80.83
%




债务
具体构
成看,

公司债务主要由刚性债务

应付账款

应付
职工


和其他应付款等构成,
201
9
年末分别

14.
2
8
亿元、
6.32
亿元、
0.84
亿元

4.61
亿元


其中应付账款主要为应付供应商货款,跟踪期由于公司新旧产

交替

因素
影响生产,原材料采购有所减少,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减少
10.41%

其他应付款
较上年末增长
85.14%

主要是玉田和大兴生产基地部分
尾款尚未支
付,年末转入的应付设备工程款增加
所致。



(3) 刚性债务


图表 18. 公司
刚性债务构成
(亿元)


刚性债务种类

2016
年末


2017
年末


201
8
年末


201
9
年末


短期刚性债务合计



2.62



2.49



2.21


2.05


其中:
短期借款



2.11



2.07



1.95


0.35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



0.03



0.05


1.05


应付票据



0.41



0.29



0.11


0.50





刚性债务种类

2016
年末


2017
年末


201
8
年末


201
9
年末


中长期刚性债务合计



9.18



9.15



9.11


12.
23


其中

长期借款



1.19



1.17



1.12


4.07


应付债券



7.98



7.98



7.99


8.16


其他中长期刚性债务


(未完)
各版头条